1. 全纳教育:全纳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1994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西班牙通过“萨拉曼卡宣言”和“特殊需要教育行动纲领”,首次提出“全纳教育”(Inclusive Education )。目的是营造融洽社区,建立和谐教育社会,向儿童提供全面有效的教育。2. 个别化教育计划: 1975 年美国国会颁布的残疾儿童教育法令规定:应由包括地方教育部门或有关部门的代表、班级教师及学生家长或监护人组成的小组共同为每个被鉴定为残疾儿童的学生制定和补充一份书面教育计划。 这一教育计划就称为个别化教育计划,简称IEP。个别化教育计划制定的目的就是要使每个特殊儿童在一个最适合他的学习需求的环境中接受特殊教育。如果没有具备这个条件, 就表明这个特殊儿童并未收到良好的特殊教育,充其量还只局限于普通教育的范畴。3. 探究学习:探究学习是在学生在主动参与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猜想或假设, 在科学理论指导下, 运用科学的方法对问题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获得创新实践能力、获得思维发展,自主构建知识体系的一种学习方式。4. 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一种教育与学习的哲学,同时是一门艺术。相较于其他教育学派, 自主学习者认为没有人能替别人作决定,每个人都应拥有为自己做主的权利。所谓自主,简而言之,就是为自己作选择, 并为这些选择负责。 这和把责任归因于环境或别人的态度相反,而接近存在主义。5. 建构主义:建构主义提供了一种与传统的客观主义不同的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 学习过程不是学习者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地建构知识的过程。由于建构主义学习活动是以学习者为中心,而且是真实的,因而学习者就更具有兴趣和动机,能够鼓励学习者进行批判型思维,能够更易于提供个体的学习风格。6. 特殊教育:相对于狭义、广义的特殊儿童的概念,特殊教育的概念也有狭义、 广义之分。 对狭义特殊儿童的教育就是狭义的特殊教育,对广义的特殊儿童的教育是广义的特殊教育。在有些国家还提出“特殊需要教育”,这种教育正像1994 年 6 月 10 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世界特殊需要教育大会”通过的《萨拉曼卡宣言》 中所说:“每个儿童都有其独特的特性、志趣、能力和学习需要;教育制度的设计和教育计划的实施应该考虑到这些特性和需要的广泛差异。”对不同种类特殊儿童的教育又可分别成为盲童教育、聋童教育、智力落后儿童教育、超常儿童教育、言语障碍儿童教育、情绪和行为障碍儿童教育,多重残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