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材料习题第四章一、推断题:推断以下各论点的正误。1、基体与增强体的界面在高温使用过程中不发生变化。〔〕2、比强度和比模量是材料的强度和模量与其密度之比。〔〕3、浸润性是基体与增强体间粘结的必要条件,但非充分条件"〕4、基体与增强体间界面的模量比增强体和基体高,则复合材料的弹性模量也越高"〕5、界面间粘结过强的复合材料易发生脆性断裂。〔〕6、脱粘是指纤维与基体完全发生别离的现象。〔〕7、混合法则可用于任何复合材料的性能估算。〔〕8、纤维长度 l卯时,易发生浸润。C、接触角=0 时,不发生浸润。D、是液体在固体上的铺展。3、增强材料与基体的作用是〔A、D〕A、增强材料是承受载荷的主要组元。B、基体是承受载荷的主要组元。C、增强材料和基体都是承受载荷的主要组元。D、基体起粘结作用并起传递应力和增韧作用。4、混合定律〔A〕A、表示复合材料性能随组元材料体积含量呈线性变化。B、表示复合材料性能随组元材料体积含量呈曲性变化。C、表达了复合材料的性能与基体和增强体性能与含量的变化。D、考虑了增强体的分布和取向。5、剪切效应是指〔A〕A、短纤维与基体界面剪应力的变化。B、在纤维中部界面剪应力最大。C、在纤维末端界面剪应力最大。D、在纤维末端界面剪应力最小。6、纤维体积重量一样时,短纤维的强化效果趋于连续纤维必须〔C〕A、纤维长度 l=5l。cB、纤维长度 l<5l。cC、纤维长度 l=5-10l。cD、纤维长度 l>10l。。c7、短纤维复合材料广泛应用的主要原因〔A、B〕A、短纤维比连续纤维廉价。B、连续纤维复合材料的制造方法灵活。C、短纤维复合材料总是各一样性。D、使短纤维定向排列比连续纤维容易。8、当纤维长度 l>l 时,纤维上的平均应力〔A、C〕cA、低于纤维断裂应力。B、高于纤维断裂应力。C、正比于纤维断裂应力。D、与 l 无关。三、氧化铝纤维和 SiC 纤维的密度分别为 3.3g/cm3和 2.6g/cm3,假设对这两种纤维进展拉伸试验,在拉伸试验中直到纤维失效时的变形为弹性变形,平均拉伸强度和失效应变氧化铝纤维为 15MPa 和 0.4% SiC 纤维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