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吸的定义误吸:是指进食(或非进食)时在吞咽过程中有数量不一的液体或固体食物(甚至还可包括分泌物或血液等)进入到声门以下的气道。误吸易发生在哪些群体中1、老年人:由于机体组织结构的衰老和生理功能的减退,65岁以上的老年人吞咽运动的时间明显地比年轻人延长,误吸发生率较高,因此,老年人食物误吸的预防应引起护理人员的高度重视。2、脑血管意外后遗症病人3、鼻咽癌放化疗后病人4、颅脑疾病、神经肌肉病变、咽喉及会厌近部位损伤、声带麻痹等,其他相关病因:食管蠕动障碍、呼吸道慢性感染等。误吸发生的原因患者原因:患者为老年患者,身体各器官机能减退肌肉松弛(食管平滑肌松弛后食管、三个狭窄部消失)胃肠功能减退,胃肠蠕动减弱老年人体位改变时如平卧或左侧卧位时,或者腹内压升高时,即可发生反流。会厌功能不全,咳嗽反射减退是发生误吸的根本原因。被误吸容易被忽略,而发生严重的误吸时才发生咳嗽,紫绀等症状。疾病因素:颅脑疾病、神经肌肉病变、咽喉及会厌近部位损伤、声带麻痹等,其他相关病因:食管蠕动障碍、呼吸道慢性感染等。药物因素:一些药物的使用可导致误吸的发生,如茶碱类、钙拮抗剂、多巴胺、立其丁等都可以使平滑肌松弛护士原因:喂养方式及速度(持续滴注、少量多次);患者体位(半卧位、床头抬高30°-45°);鼻饲前、中、后的操作(选择细的胃管,降低胃内压和减少咽部异物刺激引起反流,促使误吸的发生。宣教不到位。误吸的预防减少胃内容物滞留促进胃排空降低胃液PH值降低胃内压加强对呼吸道的保护窒息的定义窒息(asphyxia):人体的呼吸过程由于某种原因受阻或异常,所产生的全身各器官组织缺氧,二氧化碳潴留而引起的组织细胞代谢障碍、功能紊乱和形态结构损伤的病理状态称为窒息。当人体内严重缺氧时,器官和组织会因为缺氧而广泛损伤、坏死,尤其是大脑。气道完全阻塞造成不能呼吸只要1分钟,心跳就会停止。只要抢救及时,解除气道阻塞,呼吸恢复,心跳随之恢复。但是,窒息是危重症最重要的死亡原因之一。窒息的主要原因机械性窒息:因机械作用引起呼吸障碍,如缢、绞、扼颈项部、用物堵塞呼吸孔道、压迫胸腹部以及患急性喉头水肿或食物吸入气管等造成的窒息;中毒性窒息:如一氧化碳中毒,大量的一氧化碳由呼吸道吸入肺,进入血液,与血红蛋白结合成碳氧血红蛋白,阻碍了氧与血红蛋白的结合与解离,导致组织缺氧造成的窒息;病理性窒息:如溺水和肺炎等引起的呼吸面积的丧失;脑循环障碍引起的中枢性呼吸停止;新生儿窒息及空气中缺氧的窒息(如关进箱、柜内,空气中的氧逐渐减少等)。其症状主要表现为二氧化碳或其他酸性代谢产物蓄积引起的刺激症状和缺氧引起的中枢神经麻痹症状交织在一起。窒息的表现呼吸极度困难,口唇、颜面青紫,心跳加快而微弱,病人处于昏迷或者半昏迷状态,紫绀明显,呼吸逐渐变慢而微弱,继而不规则,到呼吸停止,心跳随之减慢而停止。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窒息的现场急救1.立即清除呼吸道阻塞因噎食吸入食物或胃内容物所致窒息,必须尽快设法使呼吸道恢复通畅,使病人尽早脱离缺氧状态,这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环节,可采取如下措施。2.掏取咽喉部被面团堵塞,迅速撑开口腔以手指掏出。3.冲击病人呈仰卧位,以双手在剑突下向上用力加压,若为坐位或立位抢救者在病人身后用双手或其他硬物顶于剑突下,向上猛然冲击,这种方法利用胸腔里的气流压力,把堵在咽喉气管的食团冲出来。4.引流立即把病人置于头低45°~90°体位使吸入的食物胃内容物顺体位流出。5.拍背做体位引流时,轻拍双侧肩胛间区内自下向上促使气管内异物排出。窒息的现场急救6.抽吸用粗导管插入咽喉部吸引气管内吸入物,同时刺激咽喉部引出咳嗽反射,有利于异物清除。7.穿刺病人呼吸突然停止应用环甲膜穿刺是建立紧急人工气道的最简短、有效的通气措施。8.气管插管或切开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切开进行吸引使呼吸道的堵塞物得到迅速彻底的清除,建立起通畅有效的呼吸道。9.给氧抢救时应充分高流量给氧,直到缺氧状态缓解,然后留置导管持续给氧。10.呼吸兴奋剂应用病人呼吸功能恢复,呼吸减慢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