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1945 年后西方城市规划理论的流变虽然说是西方城市规划理论的流变, 可是依旧以英国为主( 英国人写的) , 有一点点设计到美国和其它西方国家的介绍。尽管如此, 依旧能够说是一本非常好的关于规划理论流变的书, 至少在看《外国城市建设史》的时候, 只看到了表面的现象, 而这本书对于理论的产生、 进展、 演变的背景, 政治的、 经济的、 文化的根源都讲得非常清楚透彻, 特别是对于政治经济框架下的规划理论的分析, 非常的详尽。值得城市规划专业的学生仔细的看一遍。真是一本好书, 一口气读完受益匪浅。书写的条理清楚, 文笔简白, 西方译著中少有的好书。而且填补了国内这方面理论的空白。1、 该书的参考文献是相当的全啦, 总共 283 篇, 都是规划理论上的有一定影响人物的代表著作, 价值大大! 应该逐一对比参考文献和书中的人名, 加入自己的文献资料库( 以后再看相关论文时, 比照看用) , 做这一点比较麻烦, 该书译文中的人名全部为中文音译没有在后面附上原文, 好在原文相当严谨所有引用观点后面都有括号注明( 人名, 年代, 页码) 。这样查找起来比较容易一些。2、 该书的关于 1945-1960 年代的内容很精彩, 强烈建议精读! 当然这不代表后面的三部分不精彩, 因为 1945-1960 时间段内的理论和实践, 以及相关书籍介绍和反思较多, 大家都已经了解的相对充分了。那么再看本书的评价和批判, 理解程度应该较深, 容易产生共鸣。另外很多的国内学生包括规划师对这段历史的理解还是有误区( 主要是从我自己认识程度推估, 呵呵不要对号入座) 。而对此的反思和批判直接关系对规划实践和理论讨论的水准。3、 第二、 三部分关于 60 年代和 70 到 90 年代的部分, 并不是很好理解, 建议泛读( 主要做好文献积累工作) , 首先本人英文不好、 译文又见不到只能听其评说, 其次涉及大量的政治、 经济、 社会背景, 对英国也没有实地的了解。因此这两部分, 主要是抓规划理论演变和社会、 政治经济的关系, 以及对规划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本质认识的思考。各尽所能吧! 假如有人能将中国的城市规划实践和中国的政治制度、 社会经济变迁联系起来综合论述, 那必定是高人一筹的东东。尽管国情差异, 可是规划进展的大致方向和脉络, 我觉得还是有很大启示作用的, 比如关于公众参加、 沟通式规划和中国现在面正确群体上访、 规划诉讼, 比如企业主义和中国宏观调控及城市竞争, 比如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