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腹泻的预防与处理什么是腹泻?腹泻是指排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者带有粘液、脓血或未消化的食物。标准:每日3次以上,或每天粪便总量大于200G,其中粪便含水量大于80%。腹泻分为急性与慢性两种,急性腹泻一般不超过2周,超过两个月者属于慢性腹泻。根据病因分可分为感染性腹泻和非感染性腹泻,后者包括肠道肿瘤、肠道炎症性疾病及全身性疾病导致腹泻。感染性腹泻:由病原微生物(细菌、病毒、真菌)及其产物或寄生虫引起的、以腹泻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组肠道传染病。我国是发展中国家,感染性腹泻病的发病率一直位居肠道传染病的首位。感染性腹泻常见病原体•细菌:霍乱、痢疾、沙门菌、大肠埃希菌、耶尔森菌(冰箱病)、空肠歪曲菌、金葡菌、肉毒杆菌、副溶血弧菌(食物中毒)等•病毒:轮状病毒、诺如病毒(秋季腹泻)等•真菌:白色念珠菌等•寄生虫:阿米巴、血吸虫等夏季感染性腹泻以细菌感染为主。感染性腹泻的主要症状细菌感染性腹泻共同特点•传播途径:进食被细菌污染的食物、水而传播;•人群普遍易感,可反复感染发病•多在5-10月份发生,与夏季气温高、细菌易于在食物中大量繁殖相关;多因食物不新鲜、食物保存与烹调不当而引起。霍乱•霍乱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烈性肠道传染病,发病急、传播快,属国际检疫传染病,在我国属于甲类传染病。•传播途径:病人及带菌者的粪便或排泄物污染食物或水源或鱼虾等水产品引起爆发流行,日常生活接触和苍蝇亦可传播。•主要表现:剧烈的腹泻、呕吐,解黄色水样便或“米泔水”样便,严重脱水导致电解质紊乱、肌肉痉挛,严重可导致循环衰竭和急性肾衰竭。•从2012年开始,霍乱在我国总体处于低发水平,但局部地区暴发疫情时有发生,以食源性感染为主。细菌性痢疾•菌痢是由志贺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通过粪—口途径传播,食物、水源、日常生活接触和苍蝇均可传播,感染主要与环境卫生条件和个人卫生习惯有关。•主要表现:左下腹痛、腹泻、排粘液脓血便及里急后重等,可有发热及全身中毒症状,严重出现感染性休克及中毒性脑病。一般为急性,少数迁徙成慢性。•近十年来,我国痢疾报告发病数和发病率整体呈下降趋势。2012年全国共报告痢疾病例207429例,死亡13例,报告病例中,绝大部分为临床诊断病例。其他感染性腹泻•沙门菌类:以污染肉食为主,不耐热煮沸易灭活;•大肠埃希菌:多存在于生肉、半生肉、生乳等食物中,75℃以上1分钟死亡;•葡萄球菌:在乳类、肉类食物中极易繁殖,在剩饭菜中亦易生长,污染食物后,在37℃经6-12小时繁殖产生毒素,不耐热,经煮沸30分钟仍能致病;•副溶血性弧菌:广泛存在于海产品中,90℃1分钟灭活;•肉毒杆菌:多存在于变质肉食品、发酵的豆麦制品及罐头食品中,体外抵抗力强难灭活,干热180℃15分钟、湿热100℃5小时、高压灭菌120℃20分钟则可灭活;那么我们如何去预防感染性腹泻呢?1.合理安排饮食,注意膳食均衡营养以清淡为主,爱吃肉的人,同时应多吃蔬菜和水果;不要贪吃冷饮,每餐不要吃的过饱,以免胃肠负担过重,机能受损2.注意饮用水和食品卫生饮用水煮沸后用,食物要生熟分开,避免交叉污染;吃剩的食物在冰箱储存不宜过长,使用时要保证煮沸热透;水产品食用要煮透蒸熟,凉拌菜要加点醋和大蒜3.注意个人卫生和饮食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避免在流动食摊和卫生条件不好的饭馆就餐;瓜果蔬菜一定要洗净后再食用,最好削皮4.注意居室通风,保持空气新鲜5.清洁环境,灭蝇灭蟑,避免污染食物尽量减少与腹泻病人的接触,特别是不要共用餐饮用具。•蔬菜:一般适宜的储存温度在0℃-10℃,需要注意的是,绿叶蔬菜最好包好再放入冰箱,储存时间不要太长。•鱼肉:鱼肉和生肉存放时要事先包装成一次能吃完的量,放入冷冻室。海鲜类和禽肉类最好隔离存放。•水果:大部分的水果需要放入冰箱的冷藏室,但是一般的热带水果,芒果、香蕉等不需要放入冰箱。•牛奶:牛奶如果开封,最好立即喝完。一般的鲜牛奶保质期较短,超高温杀菌奶保质期较长。处理症状明显尽早就医,隔离、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抗感染、止泻等。饮食治疗:•绝大多数未发生脱水的腹泻病患者可通过多饮含钾、钠等电解质且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