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焦虑心理咨询案例报告案例分析一、个案基本资料二、考试焦虑的原因分析和评估诊断三、咨询目标四、咨询方案五、咨询过程六、咨询效果评估一、个案基本资料:1、求询者基本情况:学生夏宏伟,男,16岁,汉族,广东顺德人,高中一年级学生,家住广州市芳村区。2、求询者个人成长历史:求询者上初中(非重点学校)时,学习成绩很好,是校团委的干部。素以“战略上轻视对手,战术上重视对手”的态度对待学习竞争。进入重点高中后,求询者平时的学习成绩不错,作业和练习卷子总是全优,经常受到教师的表扬,平时同学遇到难题往往向他请教。对此,他仍可以从容作解,思路敏捷。但一到期中、期末等重要的大考,他平常那股沉着、敏捷劲儿便无影无踪了。本来不成问题的题目,这时却怎么也解不出来,或者答得漏洞百出,过去上初中时从未出来过的毛病,如计算马虎、看错题等,此刻也冒出来了。这种情况主要表现在数、理、化三门学科上。3.父母和老师都反应他陷于了极度的苦恼之中,逐渐远离起集体,而同学关系、师生关系也越来越僵硬。学习成绩更是每况愈下,原来那个活泼开朗、聪明可爱的学生不见了。二、考试焦虑的原因分析和评估诊断:1、对求询者进行考试焦虑的量表测试采用考试焦虑量表测试,包括考试进行时的焦虑、伴随生理反应的焦虑、对考试的厌恶和批评、考试的焦虑、对考试结果的担心和生气。2、考试焦虑量表测试结果:求询者在进行考试焦虑的量表测试后,根据其答题分数相加后,得出其总分焦虑水平为72分(0—24为无焦虑;25—49为轻度焦虑;50—74为中度焦虑;79—99为重度焦虑)。可以视其为中度焦虑。其主要症状是,在考前一段时间内,感到紧张、害怕和忧虑,复习效率降低,睡眠、饮食受影响,有必要进行自我调节和训练。3、评估分析与诊断:从上述考试焦虑案例及量表测试中可以看到,求询者平时的学习成绩很好,出于很强的自尊心,一心期望在重大考试中获得好成绩。但总是在考试遇到挫折之后,陷入极度的苦恼之中,体验到羞愧、失落、自卑、自责等复杂的情感。这些情感又产生了连带效应,使得他的学习成绩越来越差,对人际关系的处理也出现偏差,远离了同学与老师。各类学校在校生教工专任师导致考试焦虑综合症的主要原因是:(一)个体原因:它是影响考试焦虑水平的个体因素,也是引起考试焦虑的主导原因。(1)个体成熟水平。在个体发展的不同年龄阶段,考试焦虑水平是高低有别的。一般来说,象求询者这样的高中学生神经兴奋性较强,容易受环境作用而激动,青春发育开始时焦虑水平会有所上升。(2)认知水平能力。求询者对考试性质的认识程度、对考试厉害关系的预测程度以及对自身应付能力的估价程度,直接影响到其考试的焦虑水平。如果求询者把考试与自己的终生前途相连,其焦虑水平必然升高。另外对个人能力的估价低于对考试难度的估价时,也会加重焦虑情绪。(3)应试技能。在一般情况下,训练有素的应试者,对题型、答案要点、评分标准等心中有数,在考场上就会得心应手。而缺乏应试技能和应试经验,像求询者这样的中学生极易产生慌乱现象,以至于不能有效地分配考试时间,抓不着考试重点和要点,从而增加考试的焦虑程度。(4)身体状况。体质虚弱、疲劳过度、经常失眠的学生,对即将来临的考试,容易激起较强的情绪波动,产生过度的焦虑。(二)社会因素和学校因素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教育政策体制和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大搞题海战术,以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都会影响到教师和家庭的教育方式,影响到学生对考试的态度和认知评价。从而影响到考试焦虑程度的高低。(三)家庭因素家长对孩子要求与管教过严、期待水平过高,或父母对孩子的期待不适合孩子的兴趣和专长,往往导致孩子对学习和考试的厌恶情绪,助长考试焦虑。而过于严肃的家庭气氛,高焦虑的父母都是孩子产生考试焦虑的动因。三、咨询目标1、近期目标。针对求询者的上述情况,在咨询过程中既要注意求询者问题的解决,又要照顾到他自身的特点而加以指导,使其通过并选用干预考试焦虑的有效方法(自信训练法、系统脱敏法、放松训练法)来进行治疗,最终达到使其从考试焦虑的困境中解脱出来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