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科手术的围术期镇痛管理副标题前言▪术后伤口的剧烈疼痛可直接限制开胸手术患者的呼吸及咳嗽、咳痰功能,而胸外科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肺不张、肺部感染,因此安全、有效的术后镇痛有利于患者呼吸、循环的稳定,并能促进患者早日下床活动,对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疼痛分类▪根据疼痛的持续时间,可分为急性疼痛和慢性疼痛。▪根据疼痛的神经生理学机制,可分为伤害感受性疼痛、神经病理性疼痛、混合性疼痛。▪根据疼痛的部位,可分为手术后躯体痛和手术后内脏痛。疼痛原因1.手术创伤。2.留置引流管。3.肋间神经损伤或压迫。4.胸膜受损。5.焦虑或紧张等情绪。6.术后体位不适。术后疼痛▪一项研究结果显示,手术后一周,无论是开放还是胸腔镜手术,患者在非静息状态下经历中度以上疼痛。疼痛发生率高慢性疼痛▪一项研究显示,胸科手术后急性疼痛控制不佳的患者,更倾向于发展为慢性疼痛。术后疼痛管理术后疼痛管理目标1.实施安全、持续、有效的镇痛。2.患者无或仅有可忍受的轻度不良反应。3.最佳的躯体和心理、生理功能,最高的患者满意度。4.利于患者术后康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术后疼痛管理胸科术后镇痛原则1.预防性镇痛:手术创伤和术后炎症反应会导致患者中枢及外周痛觉敏化。2.按需镇痛:根据个体差异,依照患者需求,给予个性化的镇痛方案。3.按时镇痛:根据药物代谢时间按时给药,维持平稳、有效的镇痛血药浓度,减轻患者的疼痛。术后镇痛方案主要镇痛方式▪胸外科手术术后常用的镇痛方式主要包括:(1)全身镇痛,如口服镇痛药、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肌肉注射镇痛等。(2)局部镇痛,如局部浸润麻醉镇痛、外周神经阻滞(包括肋间神经阻滞)、硬膜外镇痛等。术后镇痛方案多模式镇痛▪多模式镇痛一方面是指镇痛方法的联合,包括PCIA、口服用药、静脉注射、肌肉注射等全身性使用镇痛药物的方法与局部浸润麻醉、外周神经阻滞、胸椎旁神经阻滞、硬膜外阻滞麻醉等局部镇痛方法的联合使用。▪多模式镇痛联合应用作用于疼痛通路中不同靶点及不同作用机制的阿片类和非阿片类镇痛药物或镇痛方法。其目的是减少药物剂量,降低相关不良反应,达到最大效应/风险比。▪多模式镇痛通过转化、传导、调节、感知等多种途径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以控制急性疼痛,也能预防外周和中枢敏化导致的术后持续性疼痛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