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2021版课件1氧气吸入操作并发症主讲人:地点:护办室2016年5月10日精选2021版课件2一、无效吸氧•1、原因:中心供氧站或氧气瓶气压低,吸氧装置连接不紧密;吸氧管扭曲、堵塞、脱落;吸氧流量未达病情要求;鼻导管吸氧时氧气从套管溢出;气道内分泌物过多,未及时吸出,导致氧气不能进入呼吸道。•2、表现:病人自感空气不足、呼吸费力、胸闷烦躁、不能平卧。•3、处理:检查氧气装置及连接是否紧密;吸氧前检查吸氧管通畅性;根据病情调节氧流量;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气道通畅。精选2021版课件3二、气道粘膜干燥•1、原因:氧气湿化瓶内湿化液不足,氧气湿化不充分;吸氧流量过大。•2、表现:刺激性干咳,无痰或痰液粘稠,不易咳出。•3、处理:及时补充氧气湿化瓶内湿化液;根据病情调节氧流量;加温加湿吸氧装置能防止气道粘膜干燥。精选2021版课件4三、氧中毒•1、原因:患者在疲劳、健康水平下降、精神紧张等情况下对氧过敏或耐力下降时可发生。•2、表现:病人可有胸骨后灼热感、咳嗽、恶心、呕吐、烦躁不安等症状。•3、处理:严格掌握吸氧指征、停氧指征;严格控制吸氧浓度;吸氧过程中勿随意调节氧流量,并经常做血气分析。精选2021版课件5四、晶体后纤维组织增生•1、原因:仅见于新生儿,早产儿多见,长时间高浓度氧气吸入会引起此并发症。•2、表现:视网膜变性、脱离、继发性白内障、青光眼、斜视、弱视,最后失明。•3、处理:新生儿勿长时间、高浓度吸氧,浓度小于40%;定期行眼底检查;已发生者早日行手术治疗。精选2021版课件6五、腹胀•1、原因:多见于新生儿,鼻导管插入过深,易误入食道;全麻术后患者氧气进入消化道。•2、表现:缺氧症状加重,烦躁、腹胀明显,呼吸急促,口唇青紫,脉搏细速。•3、处理:正常掌握鼻导管使用方法;如发生急促腹胀,及时进行胃肠减压和肛管排气。精选2021版课件7六、感染•1、原因:吸氧终端装置污染;插管动作粗暴导致鼻粘膜破损,易发生感染。•2、表现:病人出现局部或全身感染症状,如畏寒、发热、咳嗽、败血症等。•3、处理:每日更换吸氧管、氧气湿化瓶及湿化液;湿化液为冷开水、蒸馏水;每日口护;插管动作轻柔,避免发生破损。精选2021版课件8七、肺组织损伤•1、原因:病人氧疗时,在没有调节氧流量情况下,直接与鼻导管连接进行吸氧,导致大量高压、高流量氧气在短时间内冲入肺组织所致。•2、表现:呛咳、咳嗽、严重者产生气胸。3、处理:调节氧流量后方可连接;面罩吸氧病人在改用鼻导管吸氧时,及时将氧流量减低。精选2021版课件9八、烧伤•1、原因:吸氧装置连接不紧密,导致氧气外漏,室内使用明火,导致火灾发生。•2、表现:根据烧伤严重程度氛围Ⅰ度、浅Ⅱ度、深Ⅱ度、Ⅲ度。•3、处理:注意安全用氧,严禁烟火;妥善固定吸氧装置,防止氧气外露;病人吸氧时着棉质外衣;一旦发生火灾,及时关闭氧气来源。精选2021版课件10九、过敏反应•1、原因:对吸氧管材料或胶布过敏;并发急性肺水肿时,使用20%-30%酒精湿化,而患者对酒精过敏。•2、表现:呼吸困难加重,皮肤瘙痒。•3、处理:详细询问病人过敏史;酒精过敏者,湿化液禁用酒精;发生过敏者,及时去除过敏原,给予抗过敏治疗。精选2021版课件11十、二氧化碳麻醉•1、原因:慢性缺氧病人高浓度给氧;吸氧过程中,擅自调节吸氧装置,加大氧气流量。•2、表现:神志模糊,嗜睡,脸色潮红,呼吸浅、慢、弱,皮肤湿润,情绪不稳,行为异常。•3、处理:缺氧者应低流量、低浓度持续给氧为宜;慢性呼衰病人采用限制性给氧,常用低流量持续鼻导管吸氧;避免病人或家属擅自调节氧流量;加强病情观察;一旦发生高浓度吸氧后病情恶化,不能立即停止吸氧,应调整氧流量1-2L/min后继续给氧,同时应用呼吸兴奋剂;上述无效者应建立人工气道进行人工通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