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期间复工复产工作方案2021.2一、重点场所疫情防控措施•1、机关事业单位带头落实刷健康码、测体温、戴口罩等防护措施。各单位要在大门、入口设置刷码、测温设施,所有进入人员都必须戴口罩、刷健康码、测体温,单位外来人员要同时查核酸证明。一、重点场所疫情防控措施•2、商场、超市、火车站、汽车站、图书馆、影剧院、KTV、宾馆酒店、医院、景区、健身场所等公共场所必须设置测温设备、查验行程码,所有进入人员都必须戴口罩、测体温、保持社交距离,接待量不能超最大承载量75%。公交车、出租车、网约车等公共交通设施要落实司乘人员戴口罩等措施。二、严格流动人员管控,做到非必要不外出•1、倡导非必要、非紧急不外出,提倡外地人员留在当地过节。要避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如确需出行,要向所在单位、社区登记报备,返回后第一时间主动报告并主动配合做好防控管理措施。•2、对省外人口确需返回的要做好个人防护,提前3天将返乡时间、14日内旅居史、是否从事进口相关行业、个人联系方式等信息主动向单位、社区报备,同时选择合适的出行时间和交通工具,尽量避免多次中转和途中长时间停留,返乡后严格遵守我区疫情防控措施。二、严格流动人员管控,做到非必要不外出•3、对当前中高风险地区返回的人员,要严格落实“2+1+7”措施,即进行“2次核酸检测(间隔24小时),1次血清抗体检测,居家隔离7天”的防疫规定。三、树立风险防范意识•春节期间要减少走亲访友活动,提倡网络拜年,减少聚集性活动,尽量不要前往人员密集场所尤其是封闭场所。要强化个人防护,养成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不聚集、“一米线”、分餐制、用公筷公勺等良好卫生习惯,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三、树立风险防范意识•要减少人员聚集,提倡“红事”“白事”一切从简,并提前向村居备案。要减少家庭外来访客,外出保持1米的社交距离,提倡家庭私人聚会聚餐等活动控制在10人以下。原则上不邀请省外人员参加,如果确实有省外人员参加,要提前报告,经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后方可参加。三、树立风险防范意识•要做好个人防护,减少走亲访友活动,出入公众场所全程佩戴口罩,做到勤洗手、少聚集,若咳嗽、打喷嚏时注意遮挡。•身体不适要早就诊,有流感等症状不出门。室内要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要积极配合搞好防控,外出到超市、医院、酒店、农村大集等公众场合,要主动佩戴口罩,保持安全距离,配合落实体温检测、“健康码”查验等措施。三、树立风险防范意识•出现发热、咳嗽等不适症状人员,须及时就近到医疗机构规范化设置的发热门诊或发热诊室就诊。未设置规范化发热门诊或发热诊室的医疗机构不得接诊发热患者,应引导患者到就近发热门诊就诊。到零售药店购买退热、止咳等相关药品须实名登记。四、严格落实冷链食品管控措施•生产和经营者采购冷链食品须依法索取、查验、留存货物检验检疫证明、供货商出具的销售凭证、冷链食品核酸检测证明、已消毒证明,禁止购入、运输、贮存、加工、销售、使用无上述证明文件或证明文件不全的冷链食品。四、严格落实冷链食品管控措施•食品生产和经营者新购进冷链食品,必须提前一天向所在辖区市场监管部门报备。新购进冷链食品到达目的地后,要第一时间向所在辖区市场监管部门报告货物到达时间、地点、数量、规格等信息。未经报告不得购进、销售、使用。五、全员强化疫情防控责任•疫情防控没有旁观者,呼吁广大居民和消费者提高自我防范意识,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自觉主动参与和配合疫情防控工作。发现人员体温或行程码异常的,拒绝进入,并尽快引导到就近的医院发热门诊规范就诊,同时报属地疫情防控指挥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