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翱传 | 明史| 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王翱传 | 明史 | 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王翱,字九皋,盐山人,永乐进士。宣德元年,以杨士奇荐,擢御史,时官吏有罪,不问重轻,许赎罪还职。翱请犯赃吏但许赎罪,不得复官,以惩贪黩。帝从之。公为吏部尚书,忠清,为英皇所信任。仲孙以荫入监,将应秋试,以有司印卷白公。公曰:“汝才可登第,吾岂忍蔽之哉!若汝因之中选,则妨一寒士矣。且汝有阶得仕,何必强所不能,以幸冀非分邪?”列卷火之。公一女,嫁为畿辅某官某妻。 公夫人甚爱女, 每迎女,婿固不遣, 恚而语女曰:“而翁长铨①,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且迁我如振落叶耳,而固吝者何?”女寄言于母。夫人一夕置酒,跪白公。公大怒,取案上器击伤夫人,出,驾而宿于朝房,旬乃还第。婿竟不调。公为都御史,与太监某守辽东。某亦守法,与公甚相得也。后公改两广,太监泣别,赠大珠四枚。公固辞。太监泣曰: “是非贿得之。昔先皇颁僧保②所货西洋珠于侍臣,某得八焉。今以半别公,公固知某不贪也。”公受珠,内所著披袄中,纫之。后还朝,求太监后,得二从子。公劳之曰:“若翁廉,尔辈得无苦贫乎?”皆曰:“然。”公曰:“如有营,予佐尔贾。”二子心计,公无从办,特示故人意耳。皆阳应曰:“诺。”公屡促之, 必如约。乃伪为屋券, 列贾五百金, 告公。公拆袄,出珠授之,封识宛然。帝眷翱厚,时召对便殿,称“先生”不名。而翱年几八十,多忘,尝令郎谈伦随入。帝问故,翱顿首曰: “臣老矣,所恐遗误圣谕,令此郎代识之,其人诚谨可信也。”帝喜。五年加太子少保,成化元年进太子太保,雨雪免朝参。屡疏乞归,辄慰留,数遣医视疾。三年,疾甚,乃许致仕。未出都卒,年八十有四。赠太保,谥忠肃。【注】①长铨:长,掌管;铨:铨选,选拔。②僧保:生平不详。 4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婿固不遣使离去 B .内所著披袄中收,放置 C .若翁廉如果 D .出珠授之,封识宛然记号,标记 5 .下列各项都能直接表现王翱“忠清”的一组是①翱请犯赃吏但许赎罪,不得复官②列卷火之③公大怒,取案上器击伤夫人④公受珠,内所著披袄中,纫之⑤公拆袄,出珠授之⑥所恐遗误圣谕,令此郎代识之 A ①②⑤ B③④⑥ C①④⑥ D②③⑤ 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王翱为官清正, 不让他第二个孙儿去应秋试, 是因为他认为孙儿的才能虽然可以考中,但是这样会使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