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建业机械有限公司环境安全应急预案一、 总则1.1、编制目的建立健全环境污染事故应急机制,提高企业应对涉及公共危机的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的能力,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公众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保护环境,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1.2、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国家突法环境事故应急预案》及相关的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预案。1.3、应急预案适用范围适用于本企业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的应急处置和应急救援工作。1.4、有关规章与要求为能在事故发生后迅速准确、有条不紊地处理事故,尽可能减轻事故造成的损失,平时必须做好应急救援的准备工作,落实岗位责任制和各项制度,具体措施有:1.4.1 落实应急救援组织,救援指挥部成员和救援人员按专业分工,本着专业对口、便于领导、集结和开展救援的原则,建立组织,落实人员,并根据人员变化随时进行组织调整,不能空岗。1.4.2 任务分工要做好物质器材准备,如必要的指挥通讯、报警、洗消、消防、抢修等器材,各岗位必备的防护面具、氧气呼吸器等,上述各种器材应指定专人保管,定期检查保养,使其处于良好状态,各重点目标设立救援器材柜,专人保管以备急用。1.4.3 组织救援训练和学习,提高指挥水平和救援能力。1.4.4 建立完善各项制度、昼夜值班制度(保安),每月结合安全生产工作检查,定期检查应急救援工作落实情况及器具保管情况。二、 应急处置基本原则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防御和救援相结合的原则。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加强联动、快速响应,最大限度的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三、 事件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厂区如发生环境污染事故, 从物质的属性上分主要有污水、废气。从事故的类型分主要有火灾、废水事故排放、废气事故排放等。最易发生环境污染区域是化学品存储区、生产区、危废品存置区等,是防范事故的重点区域。人的操作失误、防护不力、管理措施不到位和工作场所的设备设施存在隐患是造成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发生事故时,采取消除、减少事故危害和防止事故恶化,最大限度降低事故损失的措施。根据预测危险源、危险目标可能发生事故的类别、危害程度,而制定的事故应急救援方案,充分考虑现有物质、人员及危险源的具体条件,能及时、有效地统筹指导事故应急救援行动。四、事故危害的分类和分级4.1 分类事故分为二类,一类:火灾和爆炸;二类: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