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现代食品微生物学》绪论、1-8 章思考题一、问答题绪论1、 什么是微生物?它包括那些类群?1 微生物包括:无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的病毒、亚病毒;具原核细胞结构的真细菌、古生菌、具真核细胞结构的真菌,单细胞藻类、原生动物等。2. 微生物所包括的都是一些小型、简单的单细胞生物(×)2、 简述微生物的五大特点,并列举它们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微生物的五大共性指:体积小面积大、吸收快转化多、生长旺繁殖快、适应强易变异、分布广种类多 ,其中最主要的共性应是:体积小面积大。( 课文中给出的特点是1、大多数微生物肉眼难以直接观察2、微生物通常以独立的增值单位存在3、微生物结构简单4、微生物生长快速5、微生物几乎无所不在6、微生物的研究使用相同的方法) 因为有一个巨大的营养物质吸收面,代谢废的排泄和环境信息的交换面,并由此产生其他4 个共性。3、简述微生物学发展史中五个时期的代表人物和其科学贡献。1 世界上第一个看见并描述微生物的人是荷兰商人列文虎克 ,他的最大贡献是利用自制的单式显微镜发现了微世界。2 微生物学发展的奠基者是法国的巴斯德 ,而被称为细菌学奠基者是德国的科赫 。3. 巴斯德是细菌学的奠基人(×)4. 巴斯德曾用著名的曲颈瓶试验推翻了当时流行的生命起源于生命的胚种学即生源论。(√)5.17 世纪后期,微生物学先驱者列文虎克用自制的只有一块小透镜的单式显微镜最先观察到了细菌(√)第一章4、试述 G+ 细菌和 G―细菌细胞壁构造的异同点。G+ 特点:厚度大(20~80nm ),有 15~50 层,化学组分简单,一般只含90% 肽聚糖和10% 磷壁酸 、少量的表面蛋白质,一般不含类脂质。G- 细菌的细胞壁 较薄 (10~15nm) ,多层结构。在肽聚糖的外层还有由外膜。不含有磷壁酸1.革兰氏阳性细菌的细胞壁成分为(肽聚糖 )和( 磷壁酸 ) ,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壁分为内外两层,内层成分是( 肽聚糖 ),外层称外膜,化学成分为(脂多糖 )、( 磷脂 )若干( 外膜蛋白 ) 。3.G+细菌细胞壁特有的成分是(磷壁酸 ), G-细胞的则是(外膜 )。4 在下列微生物中,细胞壁不含肽聚糖的是(C)。A、真细菌 B 、放线菌 C、古生菌 D、蓝细菌5、在 G+细菌细胞壁中缺乏的化学成分是(D)。A、肽聚糖 B 、磷壁酸 C、类脂质 D、蛋白质6、在 G-细菌细胞壁中缺乏的化学成分是(B)。A、肽聚糖 B 、磷壁酸 C、类脂质 D、蛋白质14、磷壁酸是( D)细菌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