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精品文献资料分享珠江三角洲教学设计珠江三角洲-- 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利用地图说明珠江三角洲的重要地理位置;2.结合地图说明我国区域分工合作的基本模式――“前店后厂”;3.知道三角洲、城镇化等概念含义。(二)能力目标1.能够在地图上准确填写与珠江三角洲地区有关的地理名称;2.通过有关地图和材料, 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辩证思维能力、比较能力及相互协作等能力。(三)德育目标1.通过引导学生了解珠江三角洲的重要位置、经济和城镇的发展状况,认识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的正确性;2.激发学生对爱国华侨的敬佩之情和身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一员的自豪感;3.懂得环境保护对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二、教学重点、难点(一)教学重点“对外开放的前沿”、外向型经济及城镇的发展。(二)教学难点1.“对外开放的前沿”空间概念的形成;2.“外向型”经济的主要特点。三、教学方法读图法、比较法、“角色扮演”法等。四、教具准备有关彩图、自制投影片、录像片等五、课时安排二课时六、教学过程(一)第一课时实用精品文献资料分享[ 导入新课 ] 方法 1:请到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旅游过或从电视上看过该区新闻或专题报道的同学谈谈他 (她) 对那里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所见所闻。在学生对所学知识具备初步经验和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珠江三角洲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方面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形成这种特点 ?带着问题进一步学习课文内容。方法 2:请问哪一位同学知道目前我国经济最发达的省内区域有哪些?同学们在发言中可能会提到苏南、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区。然后教师设疑: “那么为什么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会成为我国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呢 ?”在学生优先发表见解后,再继续深入分析,使学生真正明白本区各方面的优势所在。方法 3:播放一段有关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录像,为学生提供关于该区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感性材料,然后再利用有关地图引导学生分析珠江三角洲发展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正是由于珠江三角洲地区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优越,它才成为我国面向海洋的开放地区,对外开放的前沿。板书:第一节面向海洋的开放地区――珠江三角洲一、对外开放的前沿[ 讲授新课 ] 设疑思考:人们说面向海洋的开放地区――珠江三角洲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地带,那么它为什么能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地带? 读图观察: 投影“珠江三角洲地区”彩图,引导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