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汇参观学习心得体会 世纪汇参考学习体会 今天在项目技术经理张双龙,安全总监罗文毅带领下,我,陈彬,杨成林,季晋,商通,刘学,程钧去世纪汇进行了观摩学习。 世纪汇是公司的重点项目。它的特点是高大精,尤其在基坑这一块体现的特别明显。它的主要技术和施工难题是:如何在地形如此复杂开挖如此深的基坑,并且能够保证周围的环境不受到破坏,不影响地铁的正常运行和隧道安全。 世纪汇的塔楼已经建设到了 26 层了,周围的基坑也在紧张的施工中。首先张总带领我们下到深基坑进行观摩学习,,基坑很深,我们通过钢制的楼梯下到基坑底部。张总向我们介绍了基坑的情况,基坑采用先撑后挖的模式,以确保安全,防止基坑的坍落。他指着钢框梁和钢筋混凝土梁说,这就是支撑,周围一圈地下连续墙也是起到维护和隔水的作用。周围还有一圈不规则的圆柱,他说这是钻孔灌注桩,之所以不规则,就是因为钻孔中有坍落现象。基坑底铺了两层钢筋,直径为 32 毫米,两次钢筋之间的距离为 1.5 米左右。张总说,直径 32 的钢筋不能采用绑扎的形式,像我们这里采用的是螺纹套筒的形式,你们以后在检查的时候一定要看螺纹与套筒是否连接好,螺纹不能露出两圈,而且还要检查钢筋的型号,间距。接着我们一行人来到塔楼。项目上的一位负责人对我们说,我们这个项目才用混凝土高压泵送混凝土,高度与水平距离 1:3,以保证混凝土能送到指定的高度。核心筒部位采用铝模,这种模板尺寸大,自重轻,操作简单,施工快,成本节约。缺点是接缝不严,容易漏浆,不能使用各种形式的构建,必须定做,从而不能普遍的应用。周围的梁与模板采用木模板,木模板在使用中刷一层清油与脱模剂,以形成外观质量更好的混凝土,同时也提高木板周转率。我们一行人接着乘坐人货两用电梯来到顶层,张总向我们介绍了梁的起拱,梁的长度大于 4 米时必须采用起拱的形式,为 1/1000-3/1000 的高度,施工时候两端,中间放线,中间垫木楔以起拱。模板下的脚手架采用满堂的搭设方式,最下面一层为扫地杆不得高于地面 200 毫米,步距和间距要符合相关的规定,通过计算设计合理的搭接方式,更具高度还要设置一定的横杆和剪刀撑。罗总向我们介绍了整体提升式脚手架,介绍到上面不能放杂物,上升时候通过周围的电葫芦整体提升,有了这个脚手架,工人们的安全系数更高了。接着张总向我们介绍了梁的加密区,一二级抗震等级 2hc,,三四级为 1.5hc,还有梁的腰筋,箍筋,拉筋等构造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