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接地工程设计样本

接地工程设计样本_第1页
1/52
接地工程设计样本_第2页
2/52
接地工程设计样本_第3页
3/52
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第3章控制系统的接地工程设计3.1 接地的基本概念3.1.1 概述 从电气特性来看, 自然界的土壤地层有两大特性: 1) 导 电 , 导 电 率 为 10-3 至 10-1S/m, 相 对 介 电 常 数 为 5至 15F/m, 介于良导体和绝缘体之间, 因导电, 故可将用电设备和地之间组成电气连接。 2) 具有无限大的容电量, 故能够把土壤地层理解为等电位点或等电位面, 成为电路或系统的基准电位, 即电位的参照系。接地的作用有二: 1) 保护人身和设备安全, 如保护地、 防雷地、 本安地、 防静电地等; 2) 抑制干扰, 即为信号电压或系统电压提供一个稳定的电位参考点。如工作地、 屏蔽地、 模拟地、 数字地等。 上述的各种接地名称, 都是按接地的用途命名的。同一个接地装置往往具有多个接地用途。接地系统在概念和技术上, 近十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其中最重要的转变是: 以前的接地系统是否合格以接地电阻值为准, 现在侧重于接地结构兼顾接地电阻值, 特别是从独立接地到采纳共用接地网的等电位连结方式的转变。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等电位连接就是将分开的装置、 诸导电物体用等电位连接导体或浪涌保护器连接起来, 以减小雷电流或其它干扰电流在它们之间产生的电位差。为干扰及雷电流提供低阻抗的连续通道泄放到大地。由于等电位连接减小了系统内各金属部件和各系统间的电位差( 但并非是真正的等电位体) , 无论是从防雷的角度或者是从减小控制系统的共模干扰来看, 这都是十分有益的。因为采纳共用接地网的等电位接地方式具备其它接地无法比拟的优势, 因此等电位接地方式应该是控制系统接地的首选方式。据查证, 世界上最早提出等电位接地方式的是中国在 1958 年建设北京人民大会堂时的笼式接地网, 比起英国 GOLDE 在[雷电]一书中提及要早十八年。但在标准中出现等电位接地的是 1999 年的”IEC 61312-2”, 国内是从 才开始出现在各类标准中。3.1.2 接地系统的结构从工业应用的角度来看, 当前控制系统一般有单独接地及等共用接地两种方式。1)单独接地这种接地方式是将控制系统的保护地接入电气安全接地网, 工作接地采纳”独立的”、 ”洁净的”接地装置与大地相接。由于在一段电源保护地线的两点间会有数毫伏, 甚至几伏的电位差, 这对低电平信号电路来说, 是一个非常严重的干扰, 因此控制系统的工作地不要和保护接地在柜内就混用。2) 共用接地共用接地是以等电位观点为主体思想的多点连接, 即...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接地工程设计样本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