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处理[大全] 第三章公文处理第一节 公文的拟制 1.公文拟制包括哪些程序。应当做到哪些。 公文拟制包括公文的起草、审核、签发等程序。应做到。 (1)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完整准确体现发文机关意图,并同现行有关公文相衔接。 (2)一切从实际出发,分析问题实事求是,所提政策措施和办法切实可行。(3)内容简洁,主题突出,观点鲜明,结构严谨,表述准确,文字精炼。 (4)文种正确,格式规范。 (5)深入调查研究,充分进行论证,广泛听取意见。 (6)公文涉及其他地区或者部门职权范围内的事项,起草单位必须征求相关地区或者部门意见,力求达成一致。 (7)机关负责人应当主持、指导重要公文起草工作。 2.什么是草拟。什么是会签。 草拟也称拟稿,即起草公文,它是形成文件的首要环节。 会签也称会稿,是持草拟的公文与有关部门会商审稿。 3.什么是审核、审核的重点有哪些。 审核又称核稿,即在撰拟的文稿送交领导签发之前,对其所做的全面检查和修改。审核的重点是: (1)行文理由是否充分,行文依据是否准确; (2)内容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否完整准确体现发文机关意图;是否同现行有关公文相衔接;所提政策措施和办法是否切实可行;(3)涉及有关地区或者部门职权范围内的事项是否经过充分协商并达成一致意见; (4)文种是否正确,格式是否规范;人名、地名、时间、数字、段落顺序、引文等是否准确;文字、数字、计量单位和标点符号等用法是否规范;(5)其他内容是否符合公文起草的有关要求。 4.什么是签发、有什么要求。 签发是指发文机关负责人对文稿审定后批注发文意见并签署自己名字的过程。签发是制文阶段的最后决定性环节。 签发的要求有:(1)签发前应对文稿作全面的审查; (2)对需修改的问题,若工作量不大,可直接修改;若工作量较大,可作出批示,请拟稿人或复审人修改后再审批; (3)签发人签署意见时,主批人应当明确签署意见、姓名和审批日期。同时,书写材料应符合存档要求,不能用圆珠笔、铅笔和红笔,也不要把意见签在装订线内。 5.签发的权限是什么。 签发的权限是指机关单位负责人签发文件的审批权限与职责分工。(1)公文应当经本机关负责人审批签发; (2)重要文件和上行文由机关主要负责人签发; (3)党委、政府的办公厅(室)根据党委、政府授权制发的公文,由授权机关主要负责人签发或按有关规定签发; (4)联合发文由所有联署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