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活动目的安全工作是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开展校园安全演练活动,帮助全体学生掌握应急避险的正确方法,熟悉我校紧急疏散的程序和线路,确保应急避险工作能快速、高效、有序地进行,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全体学生的生命安全。同时通过演练活动培养学生听从指挥、团结互助的品德,学会逃生的本领和能力,提高学生应急反应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二、活动时间三、安全演练组织机构四、训练具体方案1、紧急火灾逃生2、实验室小火灾的处理:1、电气原因,比如短路,超负荷,电热器故障等处理方法:立即使用灭火器扑救,如果是电气火灾,先断电(在不造成更大危害的前提下)2、化学品原因,比如漏泄,或者化学反应,或者自燃处理方法:使用消火栓灭火,同时将化学品清理掉(转移掉)3、明火不慎,使用明火或吸烟引起发生火灾的处理办法处理方法:报告火警,向同一建筑内的人员,向119报告,引导在场人员逃生,如果不能灭火的话浅析实验室火灾成因及预防在化学实验室中,各种化学危险物品使用极为普遍,且种类繁多。实验室是科研、教学与生产的重要场所,也是易发生火灾爆炸危险的地方。在各类实验室中,化学实验室因使用易燃易爆化学危险物品数量大、种类多、实验条件复杂,火灾危险性也最大,所以,应把化学实验室作为实验室防火工作的重点。本文重点对实验室火灾成因和预防进行了分析、研究。某学院因用电烘箱时停电,没有切断电源,来电后烘箱连续通电达数小时无人管理,加之控温设备失灵,烘燃了烘箱附近的可燃物质造成一场重大火灾事故。加热电炉的火灾原因在于:被加热物料外溢的可燃蒸气接触热电阻丝;或容器破裂后可燃物落在电阻丝上;或绝缘破坏、受潮后线路短路或接点接触不良,产生电火花,引起可燃物着火。其中高温电炉的热源极易引燃周围的可燃物。一、电气设备引起火灾电气故障是发生火灾的重要原因之一。化学实验室大量使用各类电气设备。电气设备发生过载、短路、断线、接点松动、接触不良、绝缘下降等故障会产生电热和电火花,引燃周围的可燃物。二、违反操作规程引起火灾化学实验室经常进行的蒸馏、回流、萃取、重结晶、化学反应等典型操作,都以危险性大为重要特点。若操作者没有经验,工作前没准备,操作不熟练或违反操作规则,不听劝阻或指导未经批准擅自操作等,均易诱发火灾爆炸事故。据100起实验室火灾事故的调查结果表明:电气设备引起火灾占21%;易燃溶剂使用不当占20%;各种爆炸事件引起火灾占13%;易燃气体或自燃所致的各占7%与6%。其中71%的事故是由实验室工作人员工作不慎、操作失误所致;56%的起火发生在下午6时至清晨6时;89%的事故是由于没有必要的灭火器具,无法及时扑灭火源,从而酿成重大灾情的。1.1易燃易爆危险品引起火灾在化学实验中,各种化学危险物品使用极为普遍,种类繁多。这些物品性质活泼,稳定性差;有的易燃,有的易爆,有的自燃,有的性质抵触相互接触即能发生着火或爆炸,在储存和使用中,稍有不慎,就可能酿成火灾事故。1.2明火加热设备引起火灾实验室里常使用煤气灯、酒精灯或酒精喷灯、电烘箱、电炉、电烙铁等加热设备和器具,增大了实验室的火灾危险性。煤气灯加热过程中,若煤气漏气,易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酒精则易挥发、易燃,其蒸气在空气中能爆炸。电烘箱若运行时间长,易出现控制系统故障,发热量增多,温度升高,造2.1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是做好实验室防火工作的最基本最可靠的手段。实验室首先要根据各类实验性质,在积累经验的基础上,建立科学的实验安全操作规程。实验人员应熟悉所使用物质的性质、影响因素与正确处理事故的方法;了解仪器结构性能、安全操作条件与防护要求,严格按规程操作。实验中要修改规程时,必须经小量实验的科学论证,否则不可改动。2.2易燃易爆危险品操作时的防火要求操作、倾倒易燃液体,应远离火源。危险性大的,如乙醚或二硫化碳操作,应在通风柜或防护罩内进行,或设蒸气回收装置。危险性操作如能喷出火焰、腐蚀性物质、毒物、爆炸物,容器口应对向无人处。开启试剂瓶时,瓶口不得对向人体;如室温过高,应先将瓶体冷却。黄磷、金属钾、纳、氢化铝锉,氢化钠等自燃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