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 教导主任是校长的重要助手和参谋 (角色定位) 二、 加强常规管理,建立正常教学秩序 (基本要求) 三、 重视过程管理,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工作重点) (一)教导主任的基本素质 教育教学管理,是学校管理的重头戏,而教导主任是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主角之一。特定的角色,决定教导主任的职责和使命。 可以说,教导主任是学校的中坚,是协调学校各种关系的枢纽。一方面,教导主任要上情下达,将学校的决策和意图迅速地转化为具体“作战方案”,并周密部署,进而使得战略成为行动;另一方面,来自基层的情况,尤其带有倾向性的问题,要及时反馈到领导集体,甚至是决策核心,以便于实事求是地调整行动的方略,从而达到预期效果。因此,教导处,实际是协调处、作战指2 挥处。而教导主任就是学校的协调员,是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指挥员。 我们知道,校长是学校的化身,一个校长就是一所学校;我们也知道教师在教育中的作用,并依此强化教师观念的转变,业务素质的提高。但是,如果我们忽视了中层干部的重要性,淡化了中层干部队伍的建设,那么,学校发展仅有优秀的方案,却缺乏执行力,终究不会获得成功。 实践证明,学校工作的开展,关键在中层。在学校的管理队伍中,中层的得力,将带来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内容繁杂,诸如教学计划的制定与执行、教学常规的督导与检查、教研活动的安排与组织、科研课题的确立与实施、教学质量的检测与分析、教学档案的整理与规范、教师教学行为的管理、经验的交流与推广等。一些教导主任在具体操作层面上不得要领,不知道怎样有效组织与安排,致使 教导主任想 干却不知怎样干。 伴 随 着 新 课改 的不断 深 入 ,学校教学管理制度的重建已 势 在必 行。一些教导主任对 校本 教研、3 校本培训、案例教学、教学反思等新课程实施管理的要点及其内涵不甚了解;对学科课程标准、新课程教材体系不甚清楚;在学校日常教学活动中,对老师们的教学工作提不出具有指导性的意见和建议;忙于应付,疲于奔命,业务荒废,导致一些教导主任专业知识匮乏,需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 1、教导主任必须具有“三种精神”: 脚踏实地的工作精神 教导主任在工作中,要务实,切忌务虚,必须真抓实干,把重要精力放在教学常规管理上,如果只重形式,工作浮在表面,那么,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就成了一句空话。 不断进取的学习精神 特别是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导主任不但治学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