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规划一、现状分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针对大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客观需要设计开发的一门人文素质教育课程。该课程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 2011 年以前是作为全校性公共选修课开设的,直到 2011 年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通知》(教思政厅[2011]5 号)的文件精神,我校成立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研室,挂靠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和心理咨询中心共同建设,结束了该课程无教研室管理的历史,为加强我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工作,提升课堂教学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2012年我校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一门面向所有学生开设的公共必修课纳入了人才培养方案,由选修课到必修课课程性质的转变,提升了课程的地位,保证学生在校期间普遍接受心理健康课程教育。目前该课程 2 学分,32 学时,其中理论教学 20 学时,实践教学 12 学时,在全校所有专业的一年级学生第二学期开设。本课程现有专兼职教师 20 人左右授课的教学团队,其中教授 1 人,副教授7 人,讲师 10 人,助教 2 人;博士(含在读)3 人,硕士学位 15 人,教师队伍专业背景来自心理学、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学、哲学、管理学等,专职教师 9 人,兼职教师主要是学工处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咨询师、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及心理辅导员等,部分教师持有《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业务素质水平高。本课程自设立教研室以来,一直致力于对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研室教师的授课效果学生测评成绩优良,多位教师授课获校督导专家优秀评价。英语 1204 班杨彦华同学写道“心理健康教育课像一个灯塔,为在茫茫大海中迷路的人,指明方向;像一场及时雨,滋润干涸的心灵,像一场唯美的音乐剧,洗涤污浊的灵魂,像加油站,为气馁的精神鼓足力气。”2013 年我校被评为第二批福建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示范校。目前课程建设负责人:陈泳成员:杨伟才、黄星榕、袁小云、吴璇、黄惠萍、林岚、刘佳、周兴芳、王蔚华、赵健、张向荣、王高洁、钟宏景、李小新、骆素萍、何冬锦、陈亚峰、马辉、蔡志梅、陈明、张师辉、李明、邓沁丽等。二、存在问题1.由于兼职人员居多,队伍不够稳定。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队伍建设需要加强。2.教学经费投入需要进一步加强,需要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