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9 生活形式与可能性之指引———论海德格尔“形式指引”思想的纵深维度-哲学生活形式与可能性之指引———论海德格尔“形式指引”思想的纵深维度李俊作者简介:李俊,(济南 250100 )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博士生。① formale Anzeige更多地被翻译为“形式显示”,笔者也曾采用过这一译法。字面上二译皆可, 但“形式”自身已经容易有具象化的理解,加上“显示”,更容易被误解为某种对象化形态的显现,这与海德格尔的思想旨趣背道而驰,或许“指引”是更恰切的译法。②参见 Theodore Kisiel,(Berkeley , Los Angeles , London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3) ;Overgaard ,, Husserl and Heidegger on Being in the World (Dordrecht: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2004) ,82-90 ;Georg Imdahl,Das Leben verstehen : Heideggers formal anzeigende Hermeneutik in den fr ü hen Freiburger Vorlesungen (Wü rzburg:Neumann , 1997). ③参见张祥龙:《海德格尔传》,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 年,第 84 — 99页;张祥龙:《海德格尔的形式显示方法和 〈存在与时间〉》,《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4 年第 1 期,第 40— 61 页;孙周兴:《形式显示的现象学:海德格尔早期弗莱堡讲座研究》,《现代哲学》 2002 年第 4 期,第 85 — 95 页。④在《存在与时间》中,“形式指引”一词只出现了不到十次,并且没有专题论述。但其中如达在、 死亡、时机性等主题都是从之前关于形式指引的讨论中2 / 19 发展而来的。而且,海德格尔在给卡尔· 洛维特的信中亲口承认:“形式指引,对于传统先天学说的批判,形式化及类似内容,仍然在那里(《存在与时间》),尽管我现在不再谈论它们了。”转引自and Time , 19 。具体的主题,张祥龙在前述著作中进行了深入的探讨。⑤国内似乎只有朱海斌的论文正面论及这一点。参见朱海斌:《海德格尔形式显示的现象学方法》 ,《同济大学学报》 2013 年第 5 期,第 17— 24 页。【摘要】为了应对现象学无法达到现象的理论危机,海德格尔借助生活自身的可理解性,发展出了特殊的现象学方法——形式指引。它是通过一系列依赖于语境的形式词汇, 将每个人都引回到自身的实际生活经验中,令其在当场构成的姿态关联中, 当下理解其意义, 以把握个体化的具体情境。 本文通过对文本的爬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