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控专业知识 100 道复习题疾控专业知识100 道复习题1、传染病防治法规定法定报告传染病分甲类、乙类和丙类39种。2、暴发的控制: 1)对病例及接触者的隔离治疗;2)对病源周围环境消毒; 3)对社区公众进行宣传动员;4)应急接种3、责任报告人:凡执行职务的医疗保健人员、卫生防疫人员。4、艾滋病、乙型肝炎和疟疾的病原携带者严禁做献血员。5、对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丙类传染病中手足口病采取乙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6、终末消毒是指传染源离开疫源地后进行的彻底消毒。7、四害是指:老鼠、蚊、蝇、蟑螂。8、碘缺乏病是碘缺乏造成的,预防是重要的措施,只要正确食用碘盐就可以预防碘缺乏病。9、卫生部规定传染病报告时限:(1)对甲类传染病、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和乙类传染病中艾滋病、肺炭疽、 脊髓灰质炎的病人、 病原携带者或疑似病人,城镇应于2 小时内、 农村应于 6 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对其它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伤寒副伤寒、痢疾、梅毒、淋病、乙型肝炎、白喉、疟疾的病原携带者,城镇应于6小时内、农村应于12 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对丙类传染病和其它传染病,应当在24 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必须在被发现后2 小时内,报到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接到报告的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在2小时内向本级人民政府报告,并同时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向卫生部报告。对可能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卫生部应立即向国务院报告。10、HIV- 抗体初筛的血清发生溶血时是否对检测值有影响?有,易出现假阳性结果,应注意血清采集与保管及运送。11、食品安全标准是强制执行的标准。除食品安全标准外, 不得制定其他的食品强制性标准。12、心肺复苏胸外心脏按压与口对口呼吸的比例是多少?答: 30:2 。13、幽门螺旋杆菌主要是口—口方式传播。14、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对食品不得实施免检。食品安全, 指食品无毒、 无害, 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15、疫苗接种禁忌症: 1)免疫异常:如免疫缺陷、恶性疾病等。2)急性疾病。 3)以往接种有过严重不良反应。4)神经系统患儿。16、学校卫生工作的主要任务是:监测学生健康状况; 对学生进行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