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端午的由来02端午的习俗03端午的诗词PART01端午的由来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天中节等,源于自然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仲夏端午,苍龙七宿飞升于正南中天,处于全年最“正中”之位,即如《易经·乾卦》第五爻爻辞曰:“飞龙在天”。其起源涵盖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学等方面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杂糅了多种民俗为一体,节俗内容丰富。01端午的由来端午节,本是上古先民创立用于拜祭龙祖、祈福辟邪的节日。因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罗江自尽,后来人们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总的来说,端午节起源于上古先民择“飞龙在天”吉日拜祭龙祖、祈福辟邪,注入夏季时令“祛病防疫"风尚;把端午视为“恶月恶日”起于北方中原,附会纪念屈原等历史人物纪念内容。01端午的由来纪念诗人“屈原”PART02端午的习俗02端午的习俗端午习俗甚多,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热闹喜庆。全国因地域文化不同又存在着习俗内容或细节上差异。扒龙舟、祭龙、采草药、挂艾草与菖蒲、拜神祭祖、浸龙舟水、食粽、放纸鸢、睇龙船““02端午的习俗扒龙舟食棕放纸鸢PART03端午的诗词03端午的诗词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浣溪沙·端午》03端午的诗词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端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