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抗体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paraneoplasticsyndrome,PNS)包含众多抗体,每种抗体所针对抗原、常见症状、肿瘤分布有所差异。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相关抗体分类1、神经肿瘤抗体(Onconeuralantibodies)为抗胞浆或细胞核内抗原抗体,与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的临床症状及潜在肿瘤均具有明显相关性(英文里称为“well-characterized”),它们的存在高度提示肿瘤,包括抗Hu、Yo、Ri、Ma2/Ta、CV2/CRMP5、Amphiphysin抗体等。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抗体在PNS中最常见,应用最多,是“正规军”。2、非特异性神经肿瘤抗体包括抗Tr、Zic4、mGluR1、ANNA3、PCA2抗体,此类抗体不常见,国内也不常规筛查,与肿瘤部分相关(partlycharacterized),算“游击队”吧。3、可伴有肿瘤的抗体多为抗细胞表面抗原抗体,他们的存在提示伴/不伴肿瘤,不认为是PNS特异性抗体,但存下提示需对肿瘤进行筛查。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神经肌肉接头及周围神经,包括抗电压门控钙通道(voltage-gatedcalciumchannel,VGCC)、电压门控钾通道(voltage-gatedpotassiumchannel,VGKC)、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ethyl-D-aspartatereceptor,NMDA)抗体等,姑且叫“民间组织”吧。最常见的PNS(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抗体是抗“Hu、Yo、Ri”抗体,从发音上我们常口语称为“忽悠人”。其实这些抗体并不忽悠,如同时存在以上抗体及典型症状,对诊断PNS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还是相当高的。80%PNS患者存在相关抗体,随着检测技术发展,这个比例会更高。每个抗体都有各自常见的相关肿瘤及症状,但不局限于此,临床上应针对不同抗体着重寻找相关肿瘤的同时,兼顾其他少见的可能。最常见的PNS(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抗体临床最常见,又称抗ANNA-1(antineuronalnuclearantibodies1)抗体,属于IgG家族。➤针对抗原:Hu抗原,主要存在于细胞核,细胞质内也有[中枢、周围神经系统];➤敏感性、特异性:特异性99%,敏感性82%[3](抗Hu抗体的特异性还是非常高的,如果发现,那就尽情地找肿瘤吧)➤肿瘤:常见:小细胞肺癌(85%)、神经母细胞瘤;其他:前列腺肿瘤、乳腺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等➤临床表现:常见:脑脊髓炎、感觉运动神经病;其他:边缘叶脑炎、小脑变性、脑干脑炎、自主神经病变➤记忆:Hu→发音“呼”→呼吸的声音→肺→常见肿瘤:小细胞肺癌➤备注:亦可见于狼疮脑病患者。抗Hu抗体又称抗PCA-1(Purkinjecellantibodytype1,浦肯野细胞抗原1型)抗体。➤针对抗原:Yo抗原(CDR),存在于小脑浦肯野纤维细胞质➤肿瘤:常见:(妇科肿瘤)乳腺癌、卵巢癌;其他:子宫内膜癌、畸胎瘤、淋巴瘤、前列腺癌等➤临床表现:常见:副肿瘤小脑变性;其他:运动神经元病、脑脊髓病➤记忆:Yo→右边的“o”像小脑(图E)→常见症状:亚急性小脑变性;Yo→“oYo”,两个o形似乳腺→常见肿瘤:乳腺癌抗Yo抗体又称抗ANNA-2(antineuronalnuclearantibodies2)抗体。➤针对抗原:Nova蛋白(神经元特异性信使RNA剪接因子),存在于神经元细胞核中,视网膜中➤肿瘤:常见:乳腺癌、小细胞肺癌、卵巢癌、神经母细胞瘤;其他:胃肠道肿瘤等➤临床表现:常见:斜视眼阵挛-肌阵挛、小脑共济失调;其他:脑干脑炎、脊髓炎、下颌肌张力障碍、喉痉挛➤记忆:Ri的常见肿瘤就是Hu和Yo常见肿瘤的总和➤备注:可表现为运动障碍,这在其他抗体中不常见。抗Ri抗体(相对少见)➤针对抗原:CRMP5蛋白,存在于脑白质中的少突胶质细胞➤肿瘤:常见:小细胞肺癌、胸腺瘤➤临床表现:常见:脑脊髓炎、多发性神经病;其他:视神经炎、边缘叶脑炎、舞蹈样动作、小脑变性➤备注:1)累及脊髓和视神经时要与NMO相鉴别;2)最初发现时称为CV2,之后发现其抗原是CRMP5蛋白(collapsingresponsemediatorprotein5),又称抗CRMP5抗体。抗CV2/CRMP5抗体➤抗原存在部位:Ma蛋白,存在于神经元细胞核、细胞质中➤肿瘤:常见:睾丸肿瘤;其他:非小细胞肺癌、乳腺癌➤临床表现:常见:脑炎(累及边缘系统、下丘脑、脑干)➤记忆:Ta→拼音“Ta”→他→男性→常见睾丸肿瘤抗Ma2/Ta抗体➤针对抗原:amphiphysin抗原,存在于突触小泡中➤肿瘤: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