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总体规划 校园环境形象不同于其它文化性、 商业性环境, 商业性环境大多要求标新立异、 自我凸出、 注重时尚, 重点在于给人们一个工作、 生活或休闲的空间, 注重人们在第一时间的视觉冲击力。 而校园则承载着人文历史的传承, 是学生接受知识的场所, 典雅、 庄重、 朴素、 自然应该是其本质特征。不同功能区域环境能够经过不同的设计手法来处理, 诠释对校园精神的理解, 从而反映校园的多元性, 自由性, 兼容并蓄, 记载不同时期校园进展的历程。 1.规划结构规划以纵横轴线为主干, 构成了校园的主体骨架, 依托内部车行外环线这个网络, 整体建筑布局借鉴传统”书院”型制, 以院落串接各功能空间, 形成多个组群, 组群内部组织紧凑, 形成疏密相间, 张弛有度的规划结构。形成”一横、 一纵、 两心、 三区”的规划结构。一横: 以幼儿园建筑群为起点, 途径教学区综合楼, 跨越体育运动区, 经由国旗台到主席台为终点, 组成一条东西向主轴线, 形成一个由静到动的功能序列。 一纵: 由校园主入口起到南侧教学楼为止, 经过迎宾集散广场及教学区内部庭院串接综合楼与教学楼, 形成一个完整的空间序列。两心: 两心分别为综合楼前的迎宾集散广场、 食堂与老师周转房前的生活文化广场。三区: 教学区、 生活区、 体育运动区三个区域。2.建筑功能布局校园不但仅是传授科学知识的场所, 更是陶冶品行、 全面提高各方面素养的生活环境。学生的学习也不但在课堂, 更是贯穿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在整个校园生活的全过程之中。因此方案从规划层面上既突出了传统教学区域, 更是将生活区域、 交往场所、 运动场所有机整合在一起, 既重视课堂中的”授”的作用, 更强调了课外生活中”学”的作用。本规划方案根据基地形状和使用要求, 利用道路、 绿化将校区划分为教学、 生活和体育运动三大功能区。在空间布局中既有明确的中心, 又有开放与自由的组合, 疏密有致。由南侧校园主入口进入, 到达迎宾集散广场, 广场正对行政综合楼, 位于校园主入口中心位置, 继续进入为两幢教学楼, 西侧为体育运动区, 东侧幼儿园教学区, 北侧为以食堂配套和老师周转房为主的生活区。建筑布局结合自身功能特点和动静关系做了相应的考虑。总体布局均衡、 灵活。各功能区块围绕公共开发的流动空间展开, 而且各功能区块之间又有这些开发空间作为缓冲, 做到既相对独立又有密切联系。丰富的空间形态, 井然有序的布局结构, 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