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力量办学管理条例广州市社会力量办学管理条例(1992 年 12 月 26 日广州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七次会议通过,1993 年 5 月 14 日广东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批准, 1993 年 7 月 15 日广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18 号公布施行根据 1996 年 12 月 18 日广州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 1997 年 4 月 3 日广东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批准的《关于修改〈广州市社会力量办学管理条例〉的决定》修正,1997 年 6 月 10 日广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64 号重新公布,1997年 8 月 1 日施行)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鼓励社会力量办学,加强对社会力量办学的管理,促进和保障社会力量办学的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的社会力量办学,是指国家机关、政党、社会团体、部队、企业事业组织和个人,自筹经费举办的、面向社会招生的各级各类学校和补习、辅导、进修、培训、学前教育等教育机构(以下统称学校)。第三条 社会力量办学是旨在培养人才的非营利性事业,是我国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各级人民政府要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办学,维护其合法权益。第四条 社会力量办学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培养社会适用人才。第五条 市成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条例的贯彻实施和检查监督工作。第二章 办 学第六条 在本行政区域内从事社会力量办学的单位和个人,可根据本地区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需要,举办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和社会文化教育。第七条 各级人民政府要将社会力量办学纳入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学校在引进资金、教学设备和举办校内经济实体及纳税等方面,享受国家举办同级各类学校的同等待遇。学校举办国家承认学历教育的,各级人民政府给予适当资助。第八条 学校可自主确定办学规模、办学形式、非学历性的专业,自主聘任教师、职工和确定其待遇。第九条 申请办学应具备下列条件:(一) 有明确的办学宗旨、培养目标及相应的教学计划、教材和健全的教学管理制度。(二) 有与办学规模相适应的教学场所和办学经费以及符合专业要求的教学设施。(三) 学校负责人应具有相应的业务专长和管理学校的能力。(四) 有与教学规模和教学要求相适应的、一定数量合格和相对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