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知识产权及其制度本质的探讨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知识产权及其制度本质的探讨 [摘 要]知识产权的概念及制度本质一直是一个众说纷纭的学术话题, 国内外专家学者的意见也很不一致。本文根据知识产权内容和范围的不断扩张及人们对知识产权认识的不断深化, 力图经过对知识产权概念的重新定义, 溯源探本, 更加准确和深化地揭示知识产权及其制度的本质含义, 从而明了推动知识产权事业进展的宗旨和精神, 明了知识产权的道德意义, 明了设立知识产权制度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知识产权定义 知识产权制度本质 理论依据 一、 引言 关于知识产权概念的定义一直以来都存在着诸多不同。《法律辞典》, 的定义为: ”自然人或法人对自然人经过智力劳动所制造的符合法定条件的智力成果, 依法确认并享有的权利”; ( 大辞海: 法学卷》2 的定义为: ”人们基于自己的智力活动制造的成果和经营活动中的经验、 标识等依法享有其利益并排斥她人干涉的民事权利”; ( 辞海》, 的定义为: ”公民或法人对其智力活动制造的精神财宝所享有的权利”; ( 法学大辞典》4 的定义为: ”法律给予知识产品所有人对其智力制造成果享有的专有权利”; 《中华法学大辞典: 民法学卷》s 的定义为: ”法律给予知识产品所有人对其智力制造成果所享有的某种专有权利”; 《政治经济学大辞典》 6 的定义为: ”行为主体以智力劳动的方法在科学、 技术、 文艺等领域里制造的精神财宝的专有权”; ( 大百科全书》7 的定义为: ”知识产权是一种私权, 指对特定智力制造成果所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 或者说是以特定智力制造成果为客体的排她权、 对世权”。《兰州市专利工作未来十年进展战略讨论》8 的定义为: ”知识产权是法律给予单位或个人对智力劳动果和其它商业成就所享有的占有、 使用和支配的权利, 它包括工业产权与著作权”。其它专家学者的定义也各不相同[9- 2下载后可任意编辑19].其中文献 9 在对知识产权的各种不同定义进行较为深人的分析后, 给出的定义为: ”知识产权是对特定智力成果的支配权”, 并明确其主体为”民事主体”, 同时指出知识产权具有 5 个特征: "1.知识产权系由法律直接创设; 2.知识产权的内容是对智力成果的直接支配性; 3.知识产权依附于无形的智力成果; 4.在有的情形下, 能够由多个主体同时对同一智力成果享有知识产权; 5.知识产权能够由多人同时行使”。另外一些教科书和学术专著并不给出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