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的内涵及几个基本问题 宝鸡市教育局教研室 高继堂 在 “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的教改实验中,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环节,而教师常常忽视这个环节,实际操作中就容易出现许多问题。在多次听课后,笔者发现,有些老师不会分组,只是简单的按照前后座位划分学习小组,有些老师没有教给学生必要的合作技能,有些老师不知道如何指导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将学习任务分解交给学生之后,不少教师常常站在讲台上等时间,或者在教室过道里闲散步。诸如此类的问题在实验初期比较普遍。现结合以上问题,笔者谈谈自己的点滴思考。 一、合作学习的内涵 合作学习的内涵,根据国外最新研究成果,有一下几个方面: (1 )培养小组成员之间积极的相互依赖。营造一种有成功同分享,有难题共研讨的学习氛围。 (2 )要形成个人和团体的相互负责。明确两种责任,一是每个成员要为团体做贡献,二是团体要关注每个组员的进步,尤其是学困生的进步。 (3 )促进面对面的积极交流,为每次成功喝彩,不挑毛病,说风凉话。 (4 )要关注团体的发展进程,小组之间平等竞争,高效完成全班的目标任务。 (5 )恰当使用合作技能。平等地看待每一个小组成员,尊重并信任每一个成员。面对不同的学术观点,要中立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友善地解决矛盾冲突。 二、合作学习的意义 (1 )便于学生形成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2 )能促进良好的社会互动和社会关系。班级、学校就是一个小社会。 (3 )能为成员提供更多看问题的视角和不同观点。如凤凰卫视评论员的话,“评论不是结论,而是多提供了一种看问题的角度和方法。” (4 )能提高学生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概括来说,合作学习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合作技能,能培养学生更强的自尊,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三、合作学习小组的构成要素 1 、横向解剖 (1 )师生互动。其基本目标是促进学生的独立思考。 (2 )生生互动。其基本目标是鼓励所有成员积极参与小组学习,积极的相互支持。 (3 )任务具体化。将学习任务逐组分配,逐人落实,促进小组间的共享与合作,利于实现本节课班级的整体学习目标。 (4 )角色个体化。给每个成员分配适当的角色(主持员,记录员,观察员,计时员等),以促进组内成员之间的相互沟通和信息共享,利于小组有效地完成学习任务。 2 、纵向解剖 (1 )小组活动目标化。活动开始时,老师要清楚的告诉每个小组活动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