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区调研报告 一、 调研目的 了解小区的绿地规划系统和景观系统规划设计。针对新旧社区的居住环境、风貌特色、交通等问题进行科学、系统的分析。搜集现状基础资料和相关背景资料。调查小区居民的户外活动的行为规律及小区人口规模。对小区及小区道路交通系统规划进行调查。调查居住小区的住宅类型及住宅组群布局。并调查小区内的公共建筑的内容、规模和规划布局方式。 二、 调研对象 浙江省南浔久城东南华府住宅小区 三、 调研内容 1、居住小区在城市中的位置(文字和图示); 2、居住小区内部的规划结构形式(文字和图示); 3、居住小区内部的公共设施内容、设施分级与布局(文字、图示、照片); 4、居住小区内部的交通组织与路网布局、道路类型、分级与宽度、停车设施的设置等(文字、图示、照片); 5、居住小区内部的户外环境景观布置方式、中心绿地的位置、地表处理、植物种植、整体效果等(文字、图示、照片); 6、居住小区主要街面的街道景观(文字、图示、照片); 7、居住小区的物业管理情况(问卷、统计表、文字、照片); 8、居民对本小区整体环境——包括物质空间、交通、服务、管理等的看法(问卷、统计表、文字、照片)。 9、总结目前居住小区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建议或改进方案(文字)。 四、 调研参考资料及内容 参考资料 ※ “居住是城市的第一活动”----《雅典宪章》 ※ 改革开放以后,由于城市经济的持续发展及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推进,变福利分房为个人买房,住宅建设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出现了两种趋势:对住宅的要求不断提高和住宅供应出现了多元化的需求。 ※ 住区是城乡居民定居生活的物质空间形态,是关于各种类型、各种规模居住及其环境的总称。 ※ 住区构成形式的发展演变:里坊----邻里单位----居住小区。 ※ 居住区的规划结构:居住区、居住小区、居住组团是根据人口规模划分的,按不同的人口规模,分层次的配置满足居民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相关设施。 ※ 住区的组成要素:物质与精神。物质要素是由自然和人工两大要素组成;精神要素指社会制度、组织、道德、风尚、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化艺术修养等。 ※ 小区内主要道路至少应有两个出入口;居住区内主要道路至少应有两个方向与外围道路相连;居住区在城市交通性干道上的出入口,设置间距在150 米以上;居住区内道路与城市道路相接时,其交角不宜小于75 度;当居住区内道路坡度较大时,应设缓冲段与城市道路相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