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决胜2010年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学案:成语一、考试说明成语的《考试说明》能力要求点同前边近义词,此不再赘述。二、考查方式对成语的考查,侧重点是对成语意义的理解和在具体的语境中正确使用的能力。近几年的考查方式基本上都是判断选择的形式。题型一:选择判断成语运用正确与否;题型二:运用近义成语填空。三、应考方略熟语在结构上是个短语,但在使用上只能当一个词来用。因此,正确使用熟语和使用实词原则上没有什么区别。通常要注意这些方面:1.色彩不明熟语从感情色彩上又可分为褒义、中性、贬义,在使用过程中,必须辨明色彩,否则就会误用。如:自从中国颁布实施外商投资法规以来,不少外商蠢蠢欲动,纷纷来中国投资。(2000年北京春招卷)“蠢蠢欲动”本指虫子及其它生物缓缓移动,后用来比喻坏人准备进攻或行动,多含贬义,用在来我国投资的外商身上,就犯了贬词褒用的错误。2.断词取义熟语的意义具有整体性,如果在使用时,只断取熟语中个别语素的意义,而抛开熟语其它语素的意义,就会导致熟语意义与句子语义相悖。如:据专家测算,在首都市内的空气污染中,汽车尾气的排放可算首当其冲,竟占了污染总量的45%。(2000年北京春招卷)“首当其冲”的意思是首先受到某种势力的攻击或遭受到某种灾难。在句中只断取了熟语中的“首”的意思,而抛开了“受到攻击”或“遭受灾难”之意,与语境相悖。3.对象误用有些熟语有特定的使用对象,如果把握不准,就容易扩大使用范围或误作他用。如:古人中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2000年全国卷)“汗牛充栋”指搬运书籍时,(因为书多)把牛累得出汗,存放书籍时,(因为书多)装满了屋子。这里明显是因为不知道使用对象,而把用于书的熟语扩大到人身上。4.谦敬错位有些熟语是谦词,只能对己;有些成语是敬词,只能对人。如果辨别不准,就会导致谦敬错位。如:您刚刚乔迁新居,房间宽敞明亮,只是摆设略显单调,建议您挂幅油画,一定会使居室蓬荜生辉。(2001年全国卷)“蓬荜生辉”表示由于别人来到自己家里或别人的字画挂在自己室内而使自己非常荣耀。用作谦词,只能对己。这里犯了谦词敬用的错误。5.功能混乱每个熟语由于自身词义和词性的不同,在句子中的语法功能也不同。如果把握不准,就无容易造成功能混乱的错误。如:每天早晨,他都要一个人跑到花园里,指手画脚地练动作,抑扬顿挫地背台词。(2001年北京春招卷)“指手画脚”是一个动词性熟语,在句中应充当谓语,而该句由于对它的语法功能把握不准,误把它当作形容词性熟语,充当了状语。6.不合语境有些熟语使用时有着特定的语言环境,如果使用不当,就会与所在的语境不协调。如:当时暴雨如注,满路泥泞,汽车已无法行走,抢险队员们只好安步当车,跋涉一个多小时赶到了大坝。(2001年全国卷)“安步当车”意思是慢慢地步行,就当作是坐车,使用时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行走速度缓慢,二是行走者不慌不忙地步行,表现出的是一种闲适平和的心情。而句中描述的是抗洪抢险时的情景,情况紧急又遇上暴雨如注,该熟语与所在的语境很不协调,是不恰当的。7.望文生义熟语的意蕴是约定俗成的,而且大多都有一定的典故,加之有些熟语中的语素还含有生僻的古义,这就造成了熟语理解上的难度。如果不仔细辨析,一瞥而过,就容易造成望文生义的错误。如:博物馆里保存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种花鸟虫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美轮美奂。(1999年全国卷)“美轮美奂”出自《礼记·檀弓下》,形容房屋华美高大而众多,在句中使用时,由于望文生义,误解成了美好之意。8.形近混淆有些熟语与其他熟语由于读音字形相近或具有某些共同的语素,使用时极易混淆。如:这次选举他最有希望,但由于他近来的所作所为不负众望,结果落选了。(1997年全国卷)“不负众望”意思是没有辜负众人对他的期望,而句中却把它与读音相近,只有一字之差的熟语“不孚众望”混淆了。9.特定用法有些熟语随着语言的演变,形成了固定的常用义,但本义也没有完全废除,只是使用较少。使用时就不能只从常用义入手,以免误用。如:本来还不错的一篇文章,让你们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