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应形成的认知能力 发布时间:2007-10-29 21:50:00 浏览:[1581] 幼儿应形成的认知能力包括一般的基本认知能力以及在各个不同领域中的具体认知能力。它们之间是互相联系、密不可分的。 一、基本的认知能力 (1)在操作活动中,幼儿能正确并积极运用多种感官进行感知探索。 (2)幼儿能初步掌握观察的方法,会有目的、有顺序地观察周围常见的事物,并发现事物或现象存在的明显差异及变化。同时,逐步学会从不同角度观察或在一段时间内对某一事物进行连续观察,找出事物变化的简单原因、学习简单的推理。 (3)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幼儿会根据物体的名称及某一特征(如颜色、大小、形状等)进行分类,并逐步过渡到会从不同角度对物体进行分类,形成初步的概括能力。 (4)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幼儿学会比较事物(人、动物、植物等)的不同点或物体间量的差异,会按某些外部特征、发展变化或某一简单规律对某些事物进行排序。 (5)幼儿能用语言表达感知、操作活动中的感受和发现,并能根据某些事物现象进行初步的猜想。 二、具体的认知能力 (一)社会生活方面 (1)认识自己和别人,知道自己的名字、年龄、性别、自己的家庭、住址,知道自己和别人的关系。 (2)认识并喜爱周围的环境,知道北京是中国的首都;喜欢中国的风景名胜;认识并尊重国旗、国徽,会唱国歌;知道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认识主要的民族,并尊重少数民族。 (3)知道节日,了解主要节日的内容和形式,能主动参与节日活动,感受浓厚的亲情与民俗气氛。 (4)认识到生活、游戏、学习等行为规则和自己行为的关系,知道应自觉遵守规则与要求,懂得自己的行为不应影响他人;主动遵守公共秩序,爱惜公物,保持环境整洁;学会简单地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初步理解并分析行为的对与错;做错了事能承认,并愿意改正。 (5)掌握初步的交往技能,在交往中主动使用礼貌用语,学会分享与轮流,有初步的礼貌行为;能比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愿,并能尊重他人的意愿。 (6)认识常见的日用品,正确说出它们的名称、外形特征、性质和用途;学会爱护玩具、图书,爱护生活、学习用具。 (7)认识周围成人的劳动,了解劳动的内容、使用的工具及劳动的社会意义,尊重他人的劳动;学会做自己能做的事,具有初步的责任意识,愿意并能够为自己、他人和集体做力所能及的事;做事认真、有始有终。 (二)自然领域方面 3-4 岁 幼儿喜欢小动物,愿意参加饲养小动物的活动,爱护花草树木,愿意给植物浇水;能感知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