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利川市2013年小学六年级学业水平评价考试语文学科复习备考指导意见(利川市教学研究室小学语文学科组)小学六年级最后一个学期的语文教学工作,除了要完成最基本的教学任务以外,还要挤出一个月左右的时间,着重引领学生通过对整个小学阶段的学习内容进行回顾、梳理而建构起相对完整、牢固的知识结构,形成最核心的语文技能和语文能力,养成最基本的语文学习习惯和语文综合素养,并在终结性书面学业评价考试中能够较充分地展示出来。因此,对于最后阶段的语文教学工作,我们要共同研究以下两个问题:一是正确认识小学六年级学业评价考试,以切实端正复习备考思想;二是科学把握语文学科的规律特点,以切实提高复习备考效率。一、正确认识六年级学业水平评价考试,切实端正复习备考指导思想(一)基本性质小学六年级语文学业水平评价考试,是基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语文课标》的九年义务教育前三个学段(1-2年级为“第一学段”、3-4年级为“第二学段”、5-6年级为“第三学段”)的终结性书面学业水平考试,其目的是全面、准确地反映小学生通过六年的语文学习所达到的《语文课标》所规定的前三个学段语文学业水平的程度,考试的结果(成绩)可作为衡量学生是否达到“课标”所规定的前三个学段“基本标准”的主要依据(二)命题依据今年我市小学六年级语文学科学业水平评价考试命题的主要依据:《语文课标》(1-3学段目标);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1-12册);《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教基[2002]26号);经省州审定公开发行的《义务教育中小学衔接教材(小学语文)》;市教研室编印的《小学语文素质能力训练题》(5-6年级)。(三)命题原则1.准确体现学业水平评价考试的基本性质。命题符合《语文课标》规定的1-3学段的目标、内容和要求,达到相应的学业水平;同时考虑不同层次、不同发展状态的学生实际,客观公正地反映每一个学生的语文学业水平,使语文考试最大限度地为每一个学生服务。具体地讲,就是在继续遵循“城乡统筹、面向全体、照顾差异、促进发展、增强自信”的基本命题原则下,努力使命题内容更加突出学科性、基础性、综合性、开放性、生活性和人文性,尽可能体现语文课改精神和遵循语文学科特点,以增强终结性学业水平考试的信度和效度。2.科学表达语文素养的考试要求。命题以全面考查学生语文素养为宗旨,处理好课程目2标中“三个维度”的关系,注意“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交融、整合,着力体现语文课程目标的多元性、整体性和综合性;重点考查学生的语言文字基本功(包括书写质量)、经典积累与运用能力、阅读与思考能力、语文素养与书面表达能力等,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有机地渗透在具体的考查内容之中,力争真实、全面地反映小学六年级毕业生语文学习所达到的水平,以正确导向语文教师平时的教学和教研,引领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3.正确反映语文学科的基本特性。语文试题要体现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基本特性,体现“大语文”教学理念和多重育人功能,符合学生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与学生的已有经验和认知发展水平相适应;注意通过测试发现学生的潜能,关注他们在已有水平上的发展,理解并尊重学生在发展过程中的个体差异(特别是在书面表达中的个性和创新)。4.规范选取语文试题的内容材料。考试命题要注意课内与课外的选材比例,处理好教材内容与课外材料的关系。课内选材要全面覆盖教材内容(语文学习和语文素养的提升、语文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累积过程,不能随意取舍其中的内容),突出知识的主干;课外选材应根据《课程课标》要求和学生经验水平,选择文质兼美的名家名篇和精品时文作为阅读测试材料,注意材料思想内容的价值导向(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语言文字的规范性。5.切实发挥考试命题的导向功能。考试命题有利于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有利于加强听说读写的相互联系,注重语文与生活的结合;有利于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