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库设计规范主要符号a-围护结构两侧温差修正系数thb一传热阻修正系数、导热系数的修正系数c一比热容;D一热惰性指标;d一直径、厚度;F一面积;f一单件面积;G、g一公称吨位、重量、加工能力;H一含热量、蒸汽渗透阻;h一高度;k一传热系数;L一长度;N一电动机额定功率;P一负荷系数、压力;Q、q一热量、冷负荷、热负荷、水量;Qq一冷却设备负荷;Qj一机械负荷;Q1一冷凝负荷;R。一围护结构的总传热阻;R一热阻、冷损耗补偿系数;S一材料的蓄热系数;t一摄氏温度;tw一室外计算温度;tR一室内计算温度;V一体积(变积)、吸气量、送风量V一氨液比体积;w一流速;a一换热系数;B一氨液充满度;Y一重度;y0一冷藏间内空气重度;Y一容积利用系数;N一导热系数、氨压缩机输气系数P一电动机运转时间系数;T一时间;&一贮氨器的容量系数;w一负荷裕度。第一章总则第1.0.1条冷库设计应满足食品冷藏的技术要求和卫生要求,作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公称容积为500立方米及以上新建、扩建的食品冷库,不适用于山洞冷库、石拱覆土冷库。本规范制冷部分适用于以氨为工质的制冷装置。第1.0.3条冷库设计应在总结实践经验和科学实验的基础上,积极慎重地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和新材料,使生产而程合理,节约能源,操作维修方便。第1.0.4条冷库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要求。第二章计算的一般规定第2.0.1条冷库的设计规模应以冷藏间或储冰间的公称容积为计算标准。公称容积为冷藏间或储冰间的净面积(不扣除柱、门斗和制冷设备所占的面积)乘以房间净高。第2.0.2条冷库贮藏吨位可按下式计算。∑V.Y.NG=━━━━━(2.0.2)1000式中G--冷库贮藏吨位(吨);V--冷藏间或贮冰间的公称容积(立方米);η--冷藏间或储冰间的变积利用系数;γ--食品的计算重度(公斤/立方米);1000-一吨换算成公斤的致值(公斤/吨)。第2.0.3条冷藏间容积利用系数不应小于表2.0.3的规定值。冷藏间容积利用系数表2.0.3注:1.对于仅储存冻结食品或冷却食品的冷库,表内公称容积为全部冷藏间公称容积之和;对于同时储存冻结食品和冷却食品的冷库,表内公称容积分别为冻结食品冷藏间或冷却食品冷藏间各自的公称容积之和.2.蔬菜冷库的容积利用系数应按表2.0.3数值乘以0.8的修正系数.第2.0.4条储冰间容积利用系数不应小于表2.0.4的规定值。储冰间容积利用系数表2.0.4第2.0.5条食品计算重度应按表2.0.5的规定采用。食品计算重度按表2.0.5第2.0.6条冷库设计的室外气象参数除应采用现行的《采暖通用和空气调节设计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一、库房围护结构传入热量计算的室外计算温度,应采用夏季空气调节日平均温度;计算库房围护结构最小总传热阻时的室外空气相对湿度,应采用最热月平均相对湿度;二、开门热量和冷间换气热量计算的室外温度,应采用夏季通风温度,室外相对湿度应采用夏季通风室外计算相对湿度。第2.0.7条冷间设计温度和相对湿度应根据各类食品冷藏工艺要求确定。一股可按附录一规定选用。第三章建筑第一节库址选择及库区布置第3.1.1条选择冷库库址时除应遵守选择厂址的一般要求外,还应符合下列规定:一、肉类、鱼类等加工厂的冷库应布置在城市居住区夏季风向最小频率的上风侧;二、库址应选择在交通运输方便的地方;三、库址周围应有良好的卫生条件,并应避开产生有害气体、烟雾、粉尘等物质的工业企业及传染病医院、火葬场等;四、库址必须具备可靠的水源和电源。第3.1.2条冷库在厂区内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一、满足生产工艺流程的要求;二、库房应沿厂内铁路布置或另近码头;三、冷库应按夏季最大频率风向布置在厂内牲畜、家禽、鱼类等原料区和锅炉房、煤场、污水处理站的上风侧;四、库区布置应做到近远期结合,以近期为主,适当考虑今后扩建的可能。对于设有铁路专用线的新建冷库,其扩建库房位置宜留在专用线的两侧。第3.1.3条库房与厂内建(构)筑物的卫生防护距离应符合表3.1.3的要求。库房与厂内建(构)筑物的卫生防护距离表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