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链相关知识培训一、药品冷链物流管理药品冷链物流管理一直是药品经营企业管理的重点,也是难点。新版GSP从人员资质、设施设备、验证、收货与验收、储存与养护、出库、运输等方面提出了基本要求,消灭了可能存在的冷链断链现象,新版GSP的实施,将全面提升药品经营企业冷链管理水平,实现全过程、全链条的冷链质量管理目标,为提高冷链药品(疫苗、生物制品等)质量提供了保障。冷藏概念1、冷藏药品:指对药品贮藏、运输有冷处等温度要求的药品。冷处:温度2℃~10℃的贮藏、运输条件。生物制品应在2℃~8℃避光贮藏、运输。温度敏感的药品种类:疫苗、血液制品、单克隆抗体、胰岛素、干扰素、部分抗生素、其他蛋白类制剂温度敏感医疗器材:检测诊断试剂、造影剂、医用手术器械耗材2、冷冻概念冷冻药品:指对药品贮藏、运输有冷冻等温度要求的药品冷冻:温度-10℃~-25℃的贮藏、运输条件冷冻药品范围,比较少见。抗癌的洛莫司汀胶囊和司莫司汀胶囊。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注射用牛肺表面活性剂商品名称:珂立苏,人胎盘组织液、生长激素及类似物、促红素及类似物、干扰素、丽珠肠乐、培菲康、所有胰岛素制剂、人血白蛋白、注射用水溶性维生素、垂体后叶注射液、注射用尿激酶替莫唑胺胶囊、卡孕栓、珂立苏等等3、药品温度要求:稳定性试验、温度要求、有效期药品的温度要求是通过稳定性试验确定的,只有在标示条件下可以确保有效期内的质量。4、温度对药品质量的影响温度过高的影响:促进变质、挥发减量、破坏剂型温度过低的影响:遇冷变质、冻破容器低温比高温更危险——冻融循环多肽、蛋白类药品冻结会使效价降低,影响疗效,疫苗冻结活性丧失,甚至产生有害毒素5、超温的危害1)无效药品会延迟治愈时间,增大患者治病负担2)引起本人抗药性,引发菌株变异,增加治疗难度3)产生不良反应,对患者造成进一步伤害,在流通过程中对药品储运、运输的温度控制是我们质量管理核心内容!6新版GSP之于冷链管理,新版修订的有关药品冷链管理的重点内容附录:冷藏、冷冻药品的储运管理(13条)1)、是提高了硬件标准2)、是强化了对冷链药品的储存运输管理要求7强化了冷链储运要求对药品冷链过程以及之间的交接程序都做了规定,使冷链管理真正成为一个闭合的整体控制过程。二、冷链基本要求1、药品冷链管理总体要求企业经营冷藏、冷冻药品的,应当按照《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在收货、验收、储存、养护、出库、运输等环节根据药品包装标示的温度标准,采用经过验证确认的设施设备、技术方法和操作规程,实行连续、不间断的温度控制和实时监测,保证药品的储运环境始终控制在规定范围内。全程温度实时监测收货→验收→储存→养护→出库→运输连续不间断温度保障,经过验证的设备、流程2、冷藏、冷冻药品安全有效3、人员要求的相关条款1)企业应当配备符合以下资格要求的质量管理、验收及养护等岗位人员:经营疫苗的企业还应当配备2名以上专业技术人员专门负责疫苗质量管理和验收工作,专业技术人员应当具有预防医学、药学、微生物或医学等专业本科以上学历及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并有3年以上从事疫苗管理或技术工作经历。2)从事特殊管理的药品、冷藏和冷冻药品储存和运输等工作的人员,应当接受相关法律法规和专业知识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3)冷藏、冷冻药品的装箱、装车等项作业,应当由专人负责。4、职责要求质量管理机构:具体负责冷链药品的质量管理。专人负责疫苗的质量管理与验收专人负责冷链药品的收货、运输工作专人负责重点养护检查在库储存的药品专人负责装箱、装车等项作业专人对冷链设施设备的运行进行监测和维护必要时可成立专门的冷链药品的质量小组5、人员资格和要求任职资格符合本规范基本规定从事储存和运输需经过培训并考核合格从事疫苗质量管理和验收:预防医学、药学、微生物或医学等专业本科以上学历及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基本要求,熟悉冷链管理要求,具备应急处理的能力6、人员培训对象:对内:相关岗位员工(收货、验收、养护、出库复核、运输)对外:承运商、分销商内容:法律法规及本规范、企业制度文件、专业知识、应急预案时间:岗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