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来源为 :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 .欢迎下载支持 . 社会心理学形考作业作业一课堂讨论请举出一些你所了解的攻击行为的例子,并尝试用本能论、 挫折 —— 攻击理论、社会学习理论等来分析这些攻击行为产生的原因。(课堂讨论后形成书面作业,字数不少于 400 字)答: 1、攻击本能论——同种动物个体之间为争夺食物、配偶、强占巢穴、领域而发生的相互攻击和战斗; 之所以会发生这种情况,是由于动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为适应环境的变化,维持生存和种族的繁衍而形成的自然本能。种族本能表现在人类的身上,就是人类为了维护和拥有更多的财富、权利、技能等而相互攻击;2、挫折 —— 攻击理论: 我们先来看一个心理学实验:实验开始时,实验员送来许多诱人的玩具让孩子玩。但不到10 分钟,正当孩子玩的兴高采烈的时候,实验员就打断了他们,将玩具收起来, 放在金属丝网的后面( 这些玩具看得见却摸不到) 。这时有些孩子的反应非常强烈,他们开始变得焦躁不安,冲实验员喊叫,用脚踢金属网,, 这一研究结果表明,攻击行为有时是对挫折的一种反应。“挫折——攻击”的理论假说把攻击行为看作是人受了挫折的一种后果, 它认为攻击行为的发生总是以挫折的存在为先决条件。这种理论强调了挫折与攻击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这种由挫折而引发攻击行为的现象,我们的确在生活中能找到不少例子。 但是人在受到挫折之后并不必然爆发侵犯行为,有些人在受到挫折之后恰恰表现为退缩的行为。挫折只是引起攻击行为的一种“准备状态”,是否发生攻击要看具体情况,并且这种“准备状态”并不只是由挫折引起,还可能由别人的攻击或者习得的侵犯习惯引起。3.社会学习理论 :弟弟看到哥哥对别的小孩子大打出手,很是威风。父母知道了,给予哥哥严厉的处罚。弟弟虽然知道打别人很威风,但由于哥哥的行为遭受惩罚,则弟弟产生自我行为的抑制,不表现与哥哥相同的行为。反之, 若父母不但没有惩罚哥哥,而且对哥哥的行为大加赞扬, 那么以后做弟弟的也敢于表现与哥哥相同的行为了。以班杜拉的研究为代表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攻击行为是来自示范的作用。班杜拉提出, 生活中人们常常是通过对他人的行为进行观察和模仿,通过学习的过程最后形成自己的行为模式。所以攻击行为常常是儿童通过观察模仿而习得的,比如大众传播媒介中的暴力形象、父母的暴力示范都能引起儿童对攻击行为的学习和模仿。班杜拉强调, 在观察学习中, 抽象认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