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社会语言学家简介

社会语言学家简介_第1页
1/4
社会语言学家简介_第2页
2/4
社会语言学家简介_第3页
3/4
社会语言学家简介费什曼:费什曼,美国语言学家, 是社会语言学的奠基者和语言社会学的创始人,是双语教育和少数族裔语言保护的强有力支持者。他的许多研究, 如依地语、 双语制和多语制、语言规划、语言复兴和保存、语言转用、小族语和全球化等,在社会语言学界产生了重要影响。 由他创办和主编的 《国际语言社会学期刊》 为研究者提供了学术促进了社会语言学的国际传播。费什曼的学术贡献主要表现在语言保存理论、语言规划理论的建设和实践,及学术传承等多个方面。费什曼在其漫长的学术生涯中出版了近100 部著作,发表了 1000余篇论文。研究内容涵盖依地语、双语和多语制、语言规划、语言转用、语言复兴、语言和民族主义、语言和宗教、语言和思维、语言和种族等,而小族语言和濒危语言的保护一直是他研究的重心。 费什曼以依地语研究为起点, 逐渐走向社会语言学研究之路,多视角探索语言和社会的问题。如果说威廉· 拉波夫是微观社会语言学(变异社会语言学)的创始人,费什曼则是宏观社会语言学(语言社会学)的奠基者。他在宏观上关注语言教育、语言规划、双语制和多语制、 小族语言及语言复兴, 从社会视角探讨语言和民族主义、语言和认同、 语言和种族的关系, 他的思想观点和研究范式被加西亚等学者称为费什曼社会语言学,被以色列语言学家佐克曼称为“复兴语言学”。布莱特:布莱特( W. Bright, 1966),他认为社会语言学是研究语言变异。研究内容涉及七个方面: 1. 说话者的社会身份; 2. 听话者的身份; 3. 会话场景; 4.社会方言的历时与共时研究;5. 平民语言学; 6. 语言变异程度; 7. 社会语言学的应用。 他的视角涉及语境、 语言的历时与共时。 他的重点放在“语言变异”上,社会语言学本身也是以变异为立足点。祝畹瑾:女,1933 年生,上海市人。 1954 年北京大学西方语言文学系毕业。1980— 1981年美国州立密执安大学语言学系进修。现任北京大学英语系教授。 主要研究社会语言学。 主要论著有: 社会语言学概论 / 社会语言学译文集 / 社会语言学述译/ 南斯拉夫的社会语言学 / 语码转换与标记模 /Tongzhi in China: Language Changeand Its Conversational Consequences (Language inSociety Vol. 12,1983; 中文稿《“同志”在中国——语言变化对日常会话的影响》载胡文仲主编《文化与交际》,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 /The MultipleMeaning of shifu:...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社会语言学家简介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