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神经内外科护理诊断及措施护理诊断护理措施一、脑组织灌注异常[ 相关因素 ] 与脑出血、脑梗塞、脑水肿、 颅内高压等因素有关1、保持室内安静。2、抬高头部15° ~ 30° ,头、颈安排呈一直线,不要压迫、扭转颈静脉。如病人有休克情况予采取休克体位。3、避免增加胸内压或腹内压的因素。4、预防血压突然变化过大:正常情况下,动脉压上升颅内压也会受人体自动调节机能的影响而上升,如此便会使脑肿胀恶化。5、预防全身性感染:全身性感染会使心脏输出量增加。6、给予高张溶液时注意速度的控制,一般应快速滴入。7、适当限制水分的输入:过量的水分可使细胞外腔膨胀,且头部外伤后由于压力反应使血浆中的 ADH浓度升高,脑中水分的存留量增加,若水分再不加以限制,极容易造成颅内压增高。8、降低体温:头部外伤的病人因脑组织水肿或颅内血块的压迫,使体温控制中枢调节失调,为了减少代谢需要,所以必需提供一些降低体温的护理措施。二、 有颅内压升高、脑疝的危险[ 相关因素 ] ⑴脑水肿, 使脑体积增大。⑵继发性颅内出血。⑶脑缺氧,造成脑水肿。⑷护理不当,造成颅内压升高。1、急性期病人绝对卧床休息,除呼吸、进食、排泄外,其他活动需严格禁止。抬高床头15° — 30° 。2、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瞳孔和意识状态的变化,每1∽2 小时 1 次,或遵医嘱监测并记录。3、掌握脑疝的前驱症状:头痛、呕吐、血压升高,脉搏加快,呼吸不规则,意识障碍加重,一侧瞳孔散大等。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通知医师处理。4、高流量输氧( 4-6L/min ),以改善脑水肿,并保持呼吸道通畅。5、遵医嘱按时予脱水治疗,并密切观察脱水效果。 使用脱水剂要绝对保证快速输入,以达到脱水、降颅压的作用。6、避免护理不当,造成颅内压升高。7、对有手术指征者,积极做好一切术前准备。三、 意识障碍[ 相关因素 ] ⑴脑水肿致脑组织发生功能和结构上的损害。⑵脑缺氧致脑细胞代谢障碍。⑶颅内压升高致脑血循环障碍。1、监测神志,并以 GCS评分标准记录病人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每 0.5-1小时 1 次。2、保持病人体位舒适,并予以翻身拍背,每2 小时 1 次。3、保持呼吸道通畅。4、预防继发性损伤。 ⑴以床栏、 约束带保护病人, 防止坠床。 ⑵吞咽、咳嗽反射障碍时不可经口喂饮食,以免引起吸入性肺炎、窒息。 ⑶病人眼睑闭合不全者, 以氯霉素眼药水滴眼每天3 次,四环素眼膏涂眼每晚 1 次,并以眼垫覆盖患眼,以免发生暴露性角膜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