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年神经生物学复习资料(仅供参考)- 1 - 2009年神经生物学复习资料一 名词解释静息电位 :活细胞处于安静状态时存在于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称为静息电位,在多数细胞中呈现稳定的内负外正的极化状态,通常是采用细胞内记录获得。阈电位和阈强度:能使 Na+通道大量开放从而产生动作电位的临界膜电位。(或能使膜出现 Na+内流与去极化形成负反馈的膜电位值)称为阈电位。在一定的刺激持续作用下,引起组织兴奋所必需的最小刺激强度,称为阈强度。动作电位“全或无”现象:指动作电位的产生,不会因为刺激因素的不同或强度的差异而使动作电位的形状发生改变,即动作电位只要发生,它的波形就不发生变化。后电位 :在锋电位下降支最后恢复到静息电位水平前,膜两侧电位还要经历一些微小而较缓慢的波动,称为后电位。突触 :一个神经元和另一个神经元之间的机能连接点,神经元之间传递信息的特殊结构。突触的结构一般可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组成。根据突触连接的界面分类: 分为Ⅰ型突触或非对称突触;Ⅱ型突触或对称突触。根据突触的功能特性分类:分为兴奋性突触和抑制性突触。根据突触的信息传递机制分类:分为化学突触和电突触。突触整合 :不同突触的冲动传入在神经元内相互作用的过程。它不是突触电位的简单代数和,其本质是突触处激活的电导和离子流的对抗作用,从而控制膜电位的去极化和超极化的相对数量。(当神经元具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信号同时输入的时候,这些信号在神经元上就会发生叠加,这种现象称为突触整合 。两次兴奋造成的神经元去极化作用将大于单个兴奋性;如果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和抑制性突触后电位同时发生,则两种作用可能会互相抵消。)电压依赖性离子通道离子通道是神经系统中信号转导的基本元件。能产生神经元的电信号,调节神经递质的分泌,也能将细胞外的电解质、化学刺激及细胞内产生的化学信号转变成电反应。有两个基本特性:对离子的特异性和对调节的易感性。有一类通道对电压变化敏感,受电压变化的调节而关闭。化学依赖性通道:能特异性结合外来化学刺激的信号分子,引起通道蛋白质的变构作用而使通道开放,然后靠相应离子的易化扩散完成跨膜信号传递的膜通道蛋白。化学门控通道 :能特异性结合外来化学刺激的信号分子,引起通道蛋白质的变构作用而使通道开放,然后靠相应离子的易化扩散完成跨膜信号传递的膜通道蛋白。时间性总和 :局部兴奋的叠加可以发生在连续解接受多个阈下刺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