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给涌动的文思找准流淌的出口──浅谈作文能力与有效指导我们经常听见学生叹息作文难,不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就是茶壶煮饺子,有货倒不出。 造成学生作文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与学生的知识、 能力、情感、阅历等有关,又与老师的指导有关。传统的作文指导课,往往是“范文讲解式”,即审题→分析写作要求→提供范文→分析写作技巧→模仿范文进行习作。这种模式的指导, 虽然有利于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但往往造成学生作文千篇一律,缺乏个性。在新课标的引领下,作文教学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我们语文教师努力创设大语文的教育环境,注重了作文内容、形式的开放性和灵活性。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怎么想就怎么写,说真话,吐真情。”但许多教师只注重了对学生写作兴趣的激发,却忽略了作文方法的指导, 任由学生天马行空, 自由发挥,造成学生的“放任自流”。学生虽有写作冲动,表达意愿,但不知从何写起。虽然胸中澎湃着激情,却在纸上表达着“无情”。虽然心中有涌动的文思,却找不到流淌的出口。怎样把自己心中所思所想准确而生动地抒写出来呢?一个字“导”。即作文指导的方法和策略。新课标提倡学生自由表达不等于放任学生“自流式”的表达,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依然有赖于老师的有效指导。下面结合我上过的一节作文课来谈谈导的方法和策略。一个身穿粉红连衣裙的少先队员, 在金色的霞光中, 把采来的野菊花插在老师办公桌的笔筒里,微笑正浮在她的脸上。本篇习作训练的目的,重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为了让学生既乐于动笔,又达到训练目标,设计了如下教学指导:一、娓娓谈话,联系生活,激起兴趣我的激趣导言是:“同学们,送走了一个快乐的暑假, 我们乘着九月的秋风,沐浴着灿烂的阳光, 又回到了的美丽的校园。 九月是菊花盛开的季节, 你们知道明天是什么日子吗?”“对,明天是教师节,教师节到了,李教师的心情真好,其他老师也和我一样兴奋呢! 为了感谢辛勤培育你们的老师, 你们准备怎样表达对老师节日的祝贺呢?”学生纷纷说送贺卡,写感谢信,送小礼物等等。我等学生畅所欲言后说: “有一个山村小姑娘也向她的老师献上了一份特殊的心意。请同学们看图。”我上这节课是今年的9 月 9 日,这样的谈话显得格外亲切自然, 又切合当时的生活实际。在民主、平等、和谐氛围中,如何向老师表达节日的祝贺,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既激发了学生的表达兴趣,又帮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