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名词解释:1.蛋白质等电点 :AA所带电荷为零时所处溶液的PH值。2.肽键和肽链 :一分子 AA的羧基与另一分子AA的氨基脱水缩合形成的共价键结构即肽键。多个AA分子脱水缩合就形成肽链。3.肽平面 : 组成肽腱的四个原子相邻的两个α 碳原子处于同一平面上,为刚性平面结构。4.一级结构: 指组成蛋白质的多肽链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不涉及肽链的空间排序。5.二级结构: 多肽链主链的局部空间结构,不考虑侧链的空间构象。6.三级结构: 指整个多肽链的空间结构,包括侧链在内的所有原子的空间排布,即蛋白质的三维结构。7.四级结构: 蛋白质由相同或不同的亚基以非共价键结合在一起,这种亚基间的组合方式即为蛋白质的四级结构。8.超二级结构 :相邻的二级结构单元组合在一起,相互作用,形成有规则的,在空间上能辨认的二级结构组合体,充当三级结构的构件,即超二级结构。9.结构域 :较大的球形蛋白质分子中,多肽链往往形成几个紧密的球状构象,这些球状结构间以松散的肽链相连,这些球状构象即结构域。10.蛋白质的变性与复性:当受到某些因素影响时,维系天然构象的次级键被破坏,蛋白质失去天然构象,导致生物活性丧失及相关物理、化学性质的改变的过程为变性。变性后蛋白质除去变性因素后,重新恢复天然构象和生物活性的过程称为蛋白质的复性。11.分子病: 由于遗传上的原因而造成蛋白质分子结构或合成量的异常所引起的疾病。12.盐析法 :在蛋白质溶液中加入大量的中性盐以破坏蛋白质胶体的稳定性使其析出。13.别构效应: 一个蛋白质与其配体结构后,蛋白质的空间构象发生变化,使它适用于功能的需要,这一类变化称为别构效应。14.构型与构象 :构型,分子中由于各原子或基团间特有的固定的空间排列方式不同而使它呈现出不同的较定的立体结构;构象,由于分子中的某个原子( 基团 ) 绕 C-C 单键自由旋转而形成的不同的暂时性的易变的空间结构形式,不同的构象之间可以相互转变,在各种构象形式中,势能最低、最稳定的构象是优势对象。15.DNA的复性与变性 :在一定条件下,受到某些物理和化学作用。DNA的双螺旋结构破坏,氢键断裂,碱基有规律的堆积被破坏。双螺旋松散,双链分离成两条缠绕的无定形的多核苷酸单链的过程即变性。而变性的DNA在适当条件下,两条分开的互补单链重新形成双螺旋结构的过程为复性。16.增色效应与减色效应:DNA变性时,双链解开成单链,碱基充分暴露,紫外吸收明显增加,即为增色效应。变性的D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