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内蒙古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学》(中学)真题及答案2015年内蒙古教师资格认定考试试卷[中学教育学](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括号内。)1.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是()。A.锻炼法B.陶冶法C.榜样法D.说服法2.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开展以班级()为核心的常规管理。A.教育目的B.培养目标C.规章制度D.教学规则3.课程目的为个体发展和幸福服务,课程实施尊重儿童,这是()课程观的观点。A.人文主义B.科学主义C.知识本位D.能力本位4.从整个学校文化来讲,学生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类型,是对学校文化的一种补充,所以学生文化具有A.思想性B.互补性C.特殊性D.变化性5.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A.孔子B.孟子C.苟子D.韩非子6.选择一部分能反映研究对象特征的单位进行调查的方法,属于教育调查中的()。A.全面调查B.个案调查C.重点调查D.抽样调查7.以下关于教育目的的论述,错误的选项是()。A.教育目的是社会历史性与时代性的动态综合B.教育目的受制于生产力的发展C.教育目的就是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D.教育目的体现了人们的教育理想8.道尔顿制的首创者是()。A.伯屈B.伯克赫斯特C.道尔顿D.布鲁纳9.班主任的领导方式一般可以分为哪三种类型?()A.科学的、艺术的、人文的B.上等的、中等的、下等的C.理想的、现实的、功利的D.权威的、民主的、放任的10.当前我国学校课程的基本形式是()。A.活动课程B.综合课程C.广域课程D.学科课程11.学校各群体所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是学校文化的()。A.特征B.表象C.核心D.内容12.隋唐以后使得政治、思想、教育的联系更加制度化的是()。A.察举制B.举孝廉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13.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两个高速发展时期,即新生儿时期与青春期,在这两个时期,人的身心发展出现飞跃,这表明个体身心发展具有()。A.阶段性B.顺序性C.不平衡性D.差异性14.心理学家是根据身心发展的()规律提出发展关键期的概念的。A.顺序性B.阶段性C.不平衡性D.互补性15.班主任工作的根本任务是()。A.做好管理工作B.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C.提高学生成绩D.促进学生全面发展16.英国哲学家洛克的“白板说”是()的典型代表。A.外铄论B.内发论C.遗传决定论D.多因素相互作用论17.“真正有效的教育目的必须是内在教育,或通过教育过程去实现的目的”,并且教育无“过程之外”的目的。这一观点属于()。A.神学的教育目的论B.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C.个人本位教育目的论D.教育无目的论18.在构成思想品德的四要素中,()是基础。A.知一B.情C.意D.行19.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是()。A.教学计划B.教学大纲C.教学目标D.课程目标20.下列关于复式教学叙述正确的是()。A.复式教学可以在同一年级内进行B.复式教学适用于学生多、教室少的情况C.复式教学中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自学或做作业同时进行D.复式教学情景下的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自学能力相对较弱21.德育过程中各种不同质的要素的组合方式是德育过程的()。A.内容B.结构C.层次D.方法22.班级授课制的首行时代是()。A.15世纪末的欧洲B.16世纪的欧洲C.15世纪末的中国D.16世纪的中国23.教师或学校不得因为各种理由随意对学生进行搜查,不得对学生关禁闭,因为学生有()。A.身心健康权B.人身自由权C.人格尊严权D.隐私权24.班级成员在服从班级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管理的模式是()。A.常规管理B.平行管理C.民主管理D.目标管理25.目的在于对已学过的知识进行巩固和加深,了解学生接受情况,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的教学环节是()。A.组织教学B.检查复习C.讲授新教材D.布置课外作业26.德育的实施渠道或形式是指德育的()。A.方法B.手段C.途径D.内容27.“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体现了教学的()原则。A.直观性B.启发性C.巩固性D.循序渐进28.任何知识都可以教给任何年龄的学生,这违背了个体身心发展的()。A.阶段性B.顺序性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