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栖霞岭宝石山野外考察报告 考察路线:黄龙洞-紫云洞-出阳台-宝石山 考察人员:地球科学概论课程全体同学 考察内容。认识侏罗系火山碎屑岩系及其分布的地质地貌特点,了解段层面(带)的某些标志。 考察时间:2014 年 10 月 18 日 报告人: 1 观察点一 白沙泉观察现象: 泉水不再喷涌,白沙泉变为一潭死水。思考问题:泉水为什么会消失。问题分析: 1、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大量开采地下水使得地下水水位降低,无法为白沙泉提供水源。 2、长年累月以来,宝石山下的防空洞对山脉水系造成了影响,再加上白沙泉年代久远,使得泉眼无法喷水。 2 观察点二 蝙蝠洞观察现象: 观察点三 紫云洞观察现象: 3 思考问题:蝙蝠洞和紫云洞的形成原因是什么。问题分析: 1、紫云洞及其东北的蝙蝠洞恰好位于栖霞岭断层上,断层走向北东 30°,倾向南东,倾角 30°~40°,沿断层岩石强烈片理化,并发育有 50~60cm 厚的断层泥。紫云洞的洞顶面即为断层面所在。由于断层泥的存在,不仅削弱了岩石之间的联结力,而且在沿裂隙下渗的地下水到达这里时,因为其透水性很差,还会使地下水在此聚集,进而地下水又将这断层泥浸泡成稀泥,随地下水带走,断层泥被地下水侵蚀掏空后,上方的岩石就失去了支撑。 2、由于岩石中节理发育,把岩石切成大小岩块,一旦失去支撑就沿节理下错,结果就形成了巨大的洞穴。 4 观察点三 初阳台观察现象: 熔结凝灰岩,微红,节理,假流纹构造思考问题:假流纹构造的形成原因是什么。问题分析: 1、火山凝灰岩简称凝灰岩,是一种压实固结的火山碎屑岩。主要由粒径小于 2 毫米的晶屑、岩屑及玻屑组成。 2、在形成过程中,由塑形的玻屑、浆屑平行排列会形成类似流纹的构造。 3、根据塑形玻屑可见燕尾状分叉,在刚性碎屑边部可见塑变不强弧面棱角状外形,“假流纹”延伸不远,一般无气孔及杏仁体等 有别于流纹构造。 5 观察点四 宝石流霞观察现象: 熔结凝灰岩中含有鲜红色的碧玉思考问题:碧玉如何形成。问题分析: 1、宝石流霞是由侏罗纪凝灰岩构成。凝灰岩是火山凝灰岩简称。一种压实固结的火山碎屑岩。主要由粒径小于 2 毫米的晶屑、岩屑及玻屑组成。碎屑物质小于 50%,分选很差,填隙物是更细的火山微尘。质软多孔隙。这里是玻屑凝灰岩凝灰岩,晶屑以石英、长石及含三价铁较高的二氧化硅矿物组成。玻屑含量 3-8%,凝灰质胶结,块状构造,岩石坚硬,厚层-巨厚层状,呈现玻璃质有赭红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