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笔记为最初版本,且仅针对音乐家。流派、风格、作品几部分还未做好。时间仓促,尚未校正,也许会有许多错误,希望大家多多指正。另,此笔记仅针对杨九华《西方音乐史普修教程》,并不适用其他的教程,请对症下药。中世纪的音乐家们马肖( B+级)1 法国新音乐时期的代表人物,西方音乐史上第一位作品保存最完整的音乐家。2. 经文歌创作,持续音声部器乐,上方两声部人声,用法文歌词,民歌代替圣咏旋律,重视等节奏经文歌;《圣母弥撒》第一次将常规弥撒的五个段落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各乐章之间有明显对比,出现了四声部;世俗乐曲的创作是他的重点,主张人们应该传达人们的情感体验。兰迪尼( B级)1. 中世纪新艺术时期音乐理论家,精通管风琴的制造,演奏及调律,大部分作品都是叙事歌,创作风格以甜美,抒情见长,不追求复杂的技巧。2. 创作有着名的兰迪尼终止式:si-la-do终止式。杜费( B+级)1. 文艺复兴时期勃艮第乐派的重要作曲家,创作分为世俗和宗教题材。宗教方面有大量经文歌和弥撒曲,第一次 将世俗曲调运用到弥撒曲中, 第一次 将经文歌的四声部织体运用到弥撒曲中,第一次 在定旋律的下方加一个对位的低声部在弥撒曲中运用。班舒瓦( B级)省略奥克冈( B级)1. 文复时期佛兰德斯乐派的第一代作曲家,受勃艮第乐派的影响,弥撒曲庄严宏伟,旋律宽广,音响丰富,模仿复调有较高造诣,创有迷你卡农形式。代表作为经文歌《感谢上主》。若斯坎( B级)1. 文复时期佛兰德斯乐派第二代作曲家,致力于复调技术的革新。突出表现在经文歌的创作方面,强调各声部的同等作用,音乐性得到了加强,在表达歌词的意境,情感的表达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拉索( A级)1. 文复时期佛兰德斯乐派第三代作曲家,精通各种题材,代表作为无伴奏合唱《回声》等。他是文复时期声乐复调领域的集大成者 。1)初步建立了 T-D D-T 的和声功能圈。2)弥撒曲中,定旋律的圣咏旋律被世俗曲调取代。3)复调写作两种形式,一,对位化写作,模仿原则为主,各声部连绵不断的独立发展,少用终止式,一气呵成,通常为卡农曲。二是对位和声化写作,复调织体中使用和弦进行,多用终止式。4)创作风格,明净朴实,含有动态的情感美。帕勒斯特里那( A+级)1. 文复时期罗马乐派代表作曲家,佛兰德斯乐派复调音乐的巅峰,天才的宗教音乐家,其贡献主要在合唱领域。2. 创作特点表现在几个方面:1)各声部清晰,歌词不被复杂的声部掩盖,一般一字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