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据报道,云南凭借自身的优势条件和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西部大开发的有利时机,已逐渐成为我国的花卉产业带。据此回答1-3题。1.云南发展花卉产业的优势自然条件是()A.气候B.地形C.交通D.市场2.与世界主要花卉产国相比,云南发展花卉的社会经济优势是()A.劳动力B.科技C.交通D.市场3制约云南花卉走向国内和国际市场的主要因素是()A.经营理念B.交通运输C.劳动力D.土地租金4、我国南方粮食作物是水稻,而北方主要粮食作物为小麦,形成此差异的区位因素是()A.气候B.土壤C.市场D.政策季风水田农业主要分布在亚洲季风区。农业以种植业为主,作物以水稻为主水稻被称为“亚洲的粮食”。据此回答下列5-6题。5.水稻种植可缓解某些地区人口对土地的压力的根本原因是()A.水稻地区适应性强B.水稻种植技术简单C.水稻的单位面积产量高D.水稻种植很适合于小农经营6.“杂交水稻”的开发应用说明了我国农业发展必须坚持()A.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的农业B.不断增加国家对农业的投入C.贯彻土地承包30年不变的政策D.千方百计地增加农民收入7、上海市郊区建设蔬菜、奶、禽蛋、肉类生产基地的主要依据是A.有城市自来水灌溉B.靠近城市,生产技术水平高C.城市人口多,市场需求量大D.气候、土壤条件优越8.下列能正确反映我国农业地域性特点的例子是()①在松嫩平原一带大力发展柑橘、香蕉等水果②在南方山地、丘陵大规模开垦梯田③在内蒙古高原东部和北部,逐步实行退耕还牧、退耕还草④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种植水稻、小麦、棉花、油菜等农作物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9.促进吐鲁番盆地经济发展的对策有()①发挥“火洲”的气候优势,大面积种植热带作物②大力发展造纸工业③加速发展长绒棉、哈密瓜等特色农产品以及相关的加工工业④发展以“丝绸之路”和干旱盆地景观为特色的旅游业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读“美国部分地区轮廓图”,回答10-11题。110.图中a、b、c、d、e五区域中,不属于商品谷物农业地域类型的是()A.a、bB.c、dC.d、eD.b、e11.和欧洲相比,美国商品谷物农业在生产上的最突出优势是()A.这里的各个环节大都由机器作业B.有五大湖及密西西比河的航运C.地广人稀,可以进行大规模的生产D.科技发达,政府投入较多12、决定下列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分别是:①华南的双季稻种植②宁夏平原的水稻种植③新疆哈密盆地的瓜果生产④上海郊区的乳畜业()A.①热量②水源③光照④市场B.①水源②地形③热量④市场C.①地形②国家政策③土壤④科技D.①土壤②热量③地形④国家政策读我国某地气候资料并回答13~14题。1月均温(℃)7月均温(℃)6~8月降水量(mm)12月~次年2月降水(mm)年降水量(mm)主导风向-6.423.842985685冬季:偏北风夏季:偏南风13.关于该地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①主要粮食作物是春小麦,经济作物是甜菜②主要粮食作物是冬小麦,经济作物是棉花③农作物一年一熟④农作物两年三熟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14.该地的河流A.流量季节变化大B.含沙量小C.冬季断流D.春季有凌汛15、读三角坐标图,如果a、b、c分别表示农业生产社会经济投入中的劳动力、生产资料、科技投入,下列各点中最能代表亚洲水稻种植业的是()A.①B.②C.③D.④南昌市郊区某村,利用塑料大棚生产蔬菜,并同时开办了养猪场,如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216.利用塑料大棚种植蔬菜可以改善A.光照条件B.热量条件C.降水条件D.土壤条件17.大棚中生产出来的蔬菜,质量略逊于自然状态下生长的蔬菜,原因是大棚中的环境与自然状态相比A.光照不足B.热量不足C.日温差较小D.年温差较小读下图,完成18-19题。18.该气候类型在世界上分布最典型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A.大牧场放牧B.乳畜业C.季风水田农业D.商品谷物农业19.该农业地域类型在该地区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①气候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②城市众多,消费市场广阔③劳动力丰富④机械化水平低A.①③B.②④C.③④D.①②近年来,多肉植物凭借其种类繁多、色彩丰富、形态奇特、憨厚可爱的特点,受到消费者的青睐,销量节节攀升。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0.影响多肉植物规模化生产的主要因素是A.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