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学英语阅读习惯养成研究》实施方案2011年8月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只有把阅读放在首位,才能拓宽在听、说、写各个方面的能力。而新课标《标准》中对七、八、九各个年级英语段阅读能力目标进行了具体的描述,“初中是阅读教学的基础阶段,这一阶段的阅读教学的重点在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帮助学生掌握一般的阅读认知技巧,初步形成对语篇表层结构和意义的认知能力、使用阅读策略并通过与语篇获取信息的能力、利用阅读信息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从现行的初中英语人教版教材来看,体现了理念新,内容好,方法活的特点。但新教材词汇量剧增,信息获取量多,学生学习英语面临新的挑战和压力;再从每一单元的编写结构来看,对话和文章反复出现,阅读量很大,文章中词汇量丰富,语法现象多,有时各单元中时态交错出现,对学生阅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培养学生英语阅读习惯是适应现代新课改的迫切需要。而如何让学生养成阅读学习技巧,笔者认为应加强对学生的基本功训练以及阅读指导,帮助学生形成一定的阅读习惯。1、抓基本功训练英语教学中的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和影响。帮助学生培养阅读技能、提高阅读能力并非只靠训练阅读技巧及大量阅读,全面训练听、说、读、写才能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语感。针对农村中学生英语基础不够扎实的情况,在抓阅读教学的同时要注重加强如下基本功训练:(1)朗读有目的、有系统地选择一些经典段落、精彩范文、英语小诗或谚语等让学生练习诵读。这样做既有利于学生培养语感、增强记忆,获得从听、说、阅读、写作等活动中无法得到的效果,也能读出英语文章中的韵味和美感,还能弥补缺乏英语环境的不足。(2)听说听说训练看似与阅读能力培养毫不相干。其实,听说训练能创设英语氛围,有利于增强语感,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习惯。为此在此次的研究中我们应设置一些听说训练活动。如:课堂课前FreeTalk活动,不断加强学生的英语口语及阅读形式的体现。在听力训练中多留时间、空间给学生反复强化。这种语感和用英语思维的习惯能帮助学生在阅读时改变边读边心译的坏习惯,有利于提高阅读速度。(3)写作在大多数人的眼里,阅读能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即是佐证。英语写作是一个积极用英语思维的自觉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发展了英语思维能力和文章的谋篇布局能力,这些能力不但有利于提高阅读速度、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用这样的方法也有利于培养学生抓住文章要领、了解文章组织结构的能力及对篇章的推理能力。如在课堂中不定期开展学生写作及书法竞赛活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强调抓基本功训练并不是排斥阅读技巧训练,而是想通过这些训练来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而这些能力无疑有助于提高阅读能力。只有在此基础上进行阅读训练,才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从而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2、构建读物系统仅靠课本、练习册上的一点读物难以满足学生发展英语阅读能力的需求。因此,笔者认为从农村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知识水平,构建起一个读物网络是很必要的。为此,我校通过多方努力出资购买了《新观念英语》等学生读物;鼓励学生订阅《学习报》报刊杂志。另外,还鼓励学生利用学校、家庭及社会计算机资源上网阅读英语电子书刊并下载有利于交流的阅读材料,这使学生摆脱了阅读的时间和空间限制。3、加强过程指导对待阅读教学,目前农村学校中有这样两种倾向:要么面面俱到地讲解,要么没有任务地让学生“自学”。其实,这两种做法都不利于培养与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对阅读过程的指导要求教师介入学生的阅读过程,对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心理状态、思维方式、阅读方法等加以分析与指导,并对阅读过程给予一定调控,才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与阅读习惯,从而提高阅读水平。我的具体做法是:(l)阅读前(pre-reading):就阅读材料向学生提出有关问题让其思考,引发其阅读兴趣,或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甚至引导他们去图书室查阅资料或上网搜寻有关资料。例如人教版GoForit初级中学课本七年级第二学期第十二单元Whatd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