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文明之光》读后感 800 字】 文明之光读后感 3000 字 《文明之光》读后感 行走的小狐狸 昨天室内煮茶,咕嘟嘟水沸腾的声音。窗外飘雪,无声。有时候孤独是必定的,读书是唯一的陪伴。 到了一定的年龄,读书就抱有很多成见了,导致读书速度越来越慢,读书面越来越窄。好在身边有很多师长,一直在推举好书,用执着的阅读态度感动着我。向她们致敬! 捡拾《文明之光》这本书,纯粹是因为刚从意大利回来,内心充盈着对艺术的神往,可是又有说不出道不明理不顺的羞涩。它里面专门有一章讲文艺复兴,就是从矗立在佛罗伦萨老城的那个粉白绿的圣母百花大教堂开始的。是一本读起来很有代入感的书呢! 第 1 页 共 4 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很少有书是倒着读的。我从文艺复兴开始读,又倒过去读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中国文明,古希腊文明,古罗马文明。仅仅几天工夫,我竟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了整本书阅读,畅快! 在作者的引导下,我明白了几个问题,比如毕达哥拉斯定理,中国叫勾股定理,日本韩国叫三平方定理。比如我终于了解几种文明之间的先后次序以及传承的小例子(再到博物馆可不能走马观花看物件了)。比如我知道了被我们颂扬千年的地动仪其实与地心说有异曲同工之妙,唯心主义到处都是。 以上这些可能在未来几个月会成为我的谈资,多与少取决于在我心中印象深刻与否。其实不太重要。 重要的是我对于学习有了新的认识。书中讲到文艺复兴时期很多人被家人送到学院或者干脆送到一个流派的杰出人物身旁学习,比如达芬奇。在漫长的求学生活中,外出的他们能够第 2 页 共 4 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接触到什么呢?在美第奇家族的学校里,或许能够第一时间接触到伟大的作品,并进行系统临摹;或许可以听到惊世骇俗的言论;或许可以看到叹为观止的建筑技艺;或许可以读到失传已久的古籍读物。一个月,一年,年少的孩子就在这样的浸染中逐步成长。假如学习本身就是一件辛苦的事情,那么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够站在最优秀的队列中,在有限生命里用心去感受最伟大的变化。把以上道理浓缩成一句话——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能够向“巨人”学习,观摩他的生活,走他走过的路,读他读过的书,研习他的精神,才叫做传承。人教版七下有一篇文章,张中行写的纪念叶圣陶先生。张先生能够作为晚辈和叶老一起工作,倾听教诲,是多么幸福的“二三事”啊。 我也在想,什么才是真正有价值的东西,什么才可以流传?书中众多的例子告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