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老子论人生修养和处世之道

老子论人生修养和处世之道_第1页
1/20
老子论人生修养和处世之道_第2页
2/20
老子论人生修养和处世之道_第3页
3/20
百度文库-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1 老子论人生修养和处世之道老子的《道德经》可谓人生之智库,处世之宝典。一、后身、外身、无身、无我、无私十三章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注:(1)宠辱若惊:宠,宠爱;辱,屈辱。受宠或受辱都感到吃惊。(2)贵:珍贵,看重。解读:受宠或遭辱感到吃惊,把大患看得像生命一样重要。为什么“宠辱若惊”呢?受宠本来是卑下的,得到它感到惊喜,失去它感到惊恐,这就叫做“宠辱若惊” 。为什么把大患看得如同生命一样重要?我之所以有大患, 是因为我有自身, 假如没有自身, 我有什么大患?所以,只有视天下如同自己生命一样的人,才可以寄予天下;只有爱天下如同爱自己生命一亲的人,才可以托会天下。评述:本章提出了一个重要的人生观概念,即无我无身。 无身,即忘掉自己的身体和生命,达到超乎生死的境界。百度文库-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2 二、论理想人格十五章古之善为道①者,微妙玄通②,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之容:豫③焉,若冬涉川;犹④兮,若畏四邻;俨⑤兮,其若客;涣⑥兮,若冰之将释; 敦兮,其若朴⑦; 旷⑧兮, 其若谷;混兮,其若浊。孰能浊以止?静之徐静。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敝而⑨新成。注释:①道:王本作“士” 。据傅奕本及时性帛书《老子》乙本改,更合原意。②玄通:指思想深邃博大。③豫:古通“预”,谨慎、戒备之意。④犹:犹豫不决的样子,意反复考虑。⑤俨:恭敬、庄重。⑥涣:涣散,散开。⑦朴:未加工的素材。⑧旷:旷远,辽阔。⑨而:王本作“不”。任继继愈注:“‘不’字可能是‘而’字错写的,古代篆文‘不’与‘而’字形很相近。”根据上下文以及二十二章“敝则新”之意,我认为用“而”列确切。百度文库-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3 解读:古代那些善于为道之人,微妙玄通,深不可测。正因为不可测,所以只能勉强对其进行描述:谨慎小心,像冬天涉水过河;反复斟酌,像谨防邻国的攻击; 恭敬庄重,像出席的贵宾; 自然随和,像冰雪将融;敦厚淳朴,像未经加工的素材;胸怀宽广,像旷远的空谷;处世随俗, 像混沌的江河。 谁能让混浊止息?平静能使之慢慢澄清。谁能安稳长久?变动又会逐渐产生。能够保持这种“道”的人...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老子论人生修养和处世之道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