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精品文献资料分享考点 2 宋与辽、西夏、金的关系【考点指南】1.辽、西夏的建立和宋辽、宋夏的和战。识记契丹的兴起、建国 (时间、人物、都城等 ) 和西夏的建立 ( 民族、时间、人物、都城等 ) 以及金的建立 ( 民族、时间、人物、都城等) ;归纳并理解宋辽和战、宋夏和战、宋金和战的主要经过、内容,正确认识、分析两宋政府与辽、西夏、金的三次“和议”。2.金的建立与辽和北宋的灭亡以及南宋和金对峙局面的形成识记女真的兴起、建国 ( 时间、人物、都城;等 ) 与金灭辽、北宋的时间以及南宋的建立时间、人物、都城等;理解猛安谋克制的含义与影响,理解南宋初年北方义军与岳飞的抗金斗争的正义性与进步性;掌握宋和金对峙局面的形成的标志和内容,全面分析对峙局面出现的实质及影响。【重点和难点精析】1. 两宋时期几个民族政权并立的原因和少数民族的封建化民族政权并立的原因: 两宋都没有完成中国大一统的任务,而是出现了辽、宋、夏、金、蒙古几个政权并立的局面。几个少数民族政权与汉族政权相比, 虽然在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方面处于封建社会以前落后状态,但是这些少数民族由于自身内部统一并建立政权,在政治、军事、经济的综合国力方面,与汉族政权形成均势,因而造成了几个民族政权并立的局面。少数民族的封建化: 所谓少数民族的封建化就是指处于奴隶社会或是原始社会的少数民族在政治、 经济、文化等方面向封建的政治、 经济、文化过渡转化。这一时期边疆地区的契丹、党项、女真、蒙古等少数民族不同程度地完成了封建化,其主要表现是在生产方式上由渔猎、放牧向农耕转化;在政治上采用汉族封建的官制、法律。其主要原因是在于接受汉族的封建文化, 主要方式是通过汉族与少数民族间的接触,包括和平的或是战争的。由于少数民族大多居住在边疆地区,而汉族多在中原,因此,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过程,也是中原封建的生产方式和文化向边疆地区传播的过程。从此角度看, 几个少数民族政权的建立和封建化有利于各民族的发展和祖国边疆的开发,从而有利于实用精品文献资料分享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知识拓展】结合史实分析说明两宋时期中原先进生产方式向边疆地区扩展的原因和影响原因:(1)中原地区文明程度高,边疆地区人民需要; (2)各民族的交往,中原人民向边疆地区迁徙; (3)边疆政权的统治者主动接受中原先进技术。史实:契丹建国前过着游牧、渔猎生活。唐末以来,一些汉族农民因避战祸,北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