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供个人学习参考职业暴露及预防控制一、职业暴露的常识1. 什么是职业暴露职业暴露,是指由于职业关系而暴露在危险因素中,从而有可能损害健康或危及生命的一种情况,称之谓职业暴露。2.职业暴露发生的原因主要病因接触危险患者及防护不足3. 常见的职业暴露艾滋病病毒( AIDS)、乙型肝炎病毒( HBV)、丙型肝炎病毒( HCV)、梅毒等传染病造成的职业暴露二、 职业暴露的预防控制原则为预防为主,常备不懈;制度规范,管理到位;主动监测,反应迅速;积极处理,措施果断;机制通畅,遏制危害。为职业暴露人员提供职业暴露预防和发生职业暴露后的处理方法。1. 建立相关小组负责(1)发生职业接触后立即组织人员及时查找原因,制定防护方案。(2)接到职业暴露报告后,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评估、早服药、定期随访”的原则,进行暴露者和被暴露者的检测确认工作。(3)接到感染确认报告后,负责情况的上报和治疗药品的领取和发放。(4)做好流行病学调查,做出初步的危险性评估,指导被暴露者进行伤口消毒处理。(5)收集暴露者和被暴露者的基本资料和标本结果,做好登记,便于调查分析,随访复查。(6)做好被暴露者的心理辅导工作,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如接种疫苗,预防性服药等,并负责与上级疾控中心取得联系,得到技术指导。(7)做好被暴露者的跟踪随访, 及时安排定期复查, 情况严重者,送上级相关医疗机构检查治疗。(8)加强对所有人员的知识培训和教育。(9)督导规范操作治疗,避免感染和职业暴露。仅供个人学习参考2. 防护措施相关人员预防传染病感染的防护措施应当遵照标准预防原则,对所有血液、 体液及被血液、 体液污染的物品均视为具有传染性的病源物质,相关人员接触这些物质时,必须采取防护措施。(1)实验人员进行相关实验操作时要求戴手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2)在实验操作过程中, 有可能发生血液、 体液飞溅到实验人员的面部时,相关人员应当戴手套、具有防渗透性能的口罩、 防护眼镜; 有可能发生血液、 体液大面积飞溅或者有可能污染实验人员的身体时,还应当穿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隔离衣或者围裙。(3)实验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接触血液、体液的实验操作时必须戴手套,必要时戴双层手套。(4)实验人员在进行实验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并特别注意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者划伤。(5)使用后的锐器应当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