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塞早期康复治疗的方法脑梗塞俗称“中风”或“脑卒中”。“中风”分为“出血性中风”和“缺血性中风”,“缺血性中风”即脑梗塞。脑梗塞是由于脑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膜损伤使脑动脉官腔狭窄,进而因多种因素使局部血栓形成,使动脉狭窄加重或完全闭塞,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坏死,引起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种脑血管病。主要因素有: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体重超重高脂血症等,许多病人有家族史。多见于 45-70 岁中年老年人。近几年来明显增多,且向年轻化发展。脑梗塞是中老年人易发的病症,死亡率较高。约有60-70%的脑梗塞病人经抢救治疗后神志可恢复,但一般都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以半身不遂(偏瘫)最多见。多发性脑梗塞后遗症并非不治之症,除了可靠治疗外,加强康复锻炼以加快恢复的速度和改善恢复的程度。脑梗塞是一种严重致残性疾患,进行积极的康复治疗,可使90%的患者重新获得步行和自理生活的能力,其中30%的患者还能恢复一些较轻的工作。相反,不进行康复治疗者,上述两方面恢复的百分率相应的只有60%和 5%。在病死率方面,康复组比不康复组也低12%。,因此,脑梗塞的早期康复治疗对患者很重要。现将一些简单的康复训练告知如下:1 主动活动尽量让脑梗塞患者做主动运动,肌肉的收缩为减轻水肿提供了很好的泵的作用。可让患者在患肢上举位做一些活动,如手指的抓握活动、抓握木棒、拧毛巾等。2 被动活动被动活动的动作应轻柔,以免引起疼痛或加剧疼痛。可让患者做健肢带动患肢做上举运动, 也可在无痛范围内做前臂旋前旋后,腕关节的背屈、 伸活动等, 以保持患肢的关节正常活动范围。注意预防肩手综合征的发生,可减轻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坐轮椅时,应确保患肢不垂于轮椅一侧,可将手置于轮椅扶手上或轮椅桌板上; 应尽量避免在患手输液,避免过度牵拉手关节及意外的损伤。这样做不但可预防肩手综合征的发生,即使在发生后也可防止病情加重,减轻残疾,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3 保持良姿位所谓良姿位即抗痉挛的良好体位,患者除进行康复治疗训练外,其余时间均应保持偏瘫肢体的良姿位。 平卧位和患侧卧位时, 应使肘关节伸展, 腕关节背屈: 健侧卧位时肩关节屈曲约90° ,肘关节伸展,手握一毛巾卷,保持腕关节的背屈。良姿位可改善静脉回流,减轻手部的肿胀。4 床上训练为站立和步行打基础。如: 翻身,起坐,坐平衡三级训练,髋、膝、肩、踝等关节抗痉挛训练以及双或单腿搭桥训练,然后坐立位转换到立位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