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广州市居住区(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设置标准

广州市居住区(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设置标准_第1页
1/7
广州市居住区(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设置标准_第2页
2/7
广州市居住区(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设置标准_第3页
3/7
广州市居住区(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设置标准 类 别 项目名称 一般规模(m 2/处) 服务规模 (万人) 设置规定 设置级别 设置要求及服务内容 建筑面积 用地面积 区域统筹 街道级 居委级 教育设施 高中 24 班 12000 14400 20000(16000)24000 3~4 每班50 生。生均用地面积16~20 m 2/生,建筑面积8.5~12 m 2/生。 ▲ △ 高级中学应在区域统筹安排。独立高中应为 36 班以上规模,居住人口不足时允许设30 班或 24 班高中。初级中学应为 24 班以上规模,旧城区改造项目用地紧张时允许设18 班初中作为下限。完全中学应达 36 班以上规模,旧城区改造项目用地紧张时允许设30 班完全中学作为下限。 中学不宜与市场、公共娱乐场所、医院太平间等毗邻。中学出入口应该预留人流、车流缓冲空间。运动场地不宜小于 3.3 m 2/生,一般设田径运动场(环行跑道250-400 米)及100m 直跑道二组;每六个班应有一个篮球场或排球场。中学绿化用地不应小于 1m 2/生。 中学教学楼不应超过五层。两排教室的长边相对时,其间距不应小于 25m ,教室的长边与运动场地的间距不应小于 25m 。其日照间距系数按照相关规定执行。 30 班 14000 18000 25000(20000) 30000 4~5 36 班 16000 21600 30000(24000) 36000 5~6 初中 18 班 (9500) (12000) 2.25~3 每班50 生。生均用地面积15-23 m 2/生,建筑面积8.5~11m 2/生。 ▲ 24 班 11500 18000(14400) 27600 3~3.75 30 班 13500 22500(18000) 34500 3.75~4.5 完全中学 30 班 (13750) (20000) 1.5~2.25 每班50 生。生均用地面积15~20 m 2/生,建筑面积8~12m 2/生。 △ ▲ 36 班 15750 18000 28500(22800) 38700 2.25~3 48 班 19750 24000 38000(30400) 51600 3~3.75 九年 一贯 制 学校 36 班 13850 22400(17920) 33600 1.3~1.6 小学每班45 生,初中每班50 生。生均用地面积13~20 m 2/生,建筑面积7.5 ~8.5m 2/生。 △ 新 建地区可 考 虑 小学、初中合 并 ,设九年 一贯 制 学校 ,规模应为 36 班以上。出入口应该预留人流、车流缓冲空间。运动场地小学部 分 不宜小于 2.3 m 2/生,中学部 分 不宜小于 3.3 m 2/生。 两排教室的长边相对时,其间距不应小于 25m ,教室的长边与运动场地的间距不应小于 25m 。其日照间距系...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广州市居住区(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设置标准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